|
Re: 这些问题我能够解决,关键是不能一步走
最初由 qudao51 发布
[B]这些问题我能够解决,关键是不能一步走,不要企图将流通环节都除掉,不要企图一个跟整个产业都对立的电子商务能够成功,流通环节存在的基础是做产品分销,如果你的平台能够取代这种分销功能,你就可以精简流通环节,让医院直接从生产企业购买产品不太现实.中国有2-3万家医院,6000家制药企业,也就是说一家医院有6000家供应商,同时一个企业有3万家医院客户,这不行,同是医院处与强势地,他不可能放弃既得利益,同时药品,器械,试剂太多,需要有人向医院,医生传递信息,必须要把这群人考虑进来,惟有如此,考虑了各方利益,同时有精简了流通环节,并有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业整合方案,才可行,而这个解决方案已经有了,并且拿出了网站的相对简陋的网站原形,我是做做过软件,销售过药品,现在正在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改变整个中国的医药行业现状!我的QQ:42039018 MSN:zhiyuanzwf@hotmail.com 有兴趣加我,大家一起讨论 [/B]
呵呵。更是一个牛人呀。气吞山河。佩服佩服!
看得出是做过销售的,等我的解决方案出台了让你去推销倒是好点子。
你所提到的供销直接对面等等形式在经济学当中最初就有所解释了,还有好多专科教材都对这个有所解释了比如专科的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就有所提及。——只不过是市场的一种行为。
很少有医院不与供应商联系的,只不过作为普药联系方式是一种,新药联系方式是另一种。设备等等都有特色,但是都是有联系的。
中国的医药流通环节是国家制造出来的。计划经济时代搞出来的配送体系,各级流通医药公司,那个时候什么药厂就像兵工厂一样,国家把控,所以现有的医药“流通”渠道就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那么如何改革,是正确命题。不是突变而是和平演变。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双方中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供应商和消费者,那么医院是消费者么?医药公司是消费者么?不是吧?至少不是药品的直接消费者,是服务提供者,在为医疗服务行业提供服务。
所以对等信息也好、减少流通也好,需要的是理性的消费者。这个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中国的消费者20年培养出理性的药品消费观念还是比较难的。
那么需要医院来帮助病人消费,那么就需要加强监督机制,这个不求一两年建成,退休前看到完整的医疗监督机制就不错了。
对于药品当然需要缓冲机构来进行流通,那么流通机构如果仅仅依靠电子手段来进行交易无非把药品的管理职能弱化了,其实商业公司还是要做好药品的存放运输工作,大型连锁超市没有网上业务照样能够把货物送到、送好到消费者手中
有事了,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