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44898920

[原创] 亚太博宇财经顾问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2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7 | 只看该作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向韩国出口的水产品主要面临以下几道关口:
一是调节关税。2002年韩国对23种商品征收调节关税,其中12种为水产品。中国水产品在韩国市场份额超过20%的活鳗鱼、活鲷鱼和活鲈鱼等都包括在内。这些商品被附以30%-70%不等的关税,致使中国水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二是原产地标识。韩国规定,除活鱼外其它水产品均需原产地标识。原产地标识实际上就是隐性的贸易壁垒,可以起到抑制韩国人消费进口产品的作用。三是卫生标准。这项标准对中国水产品的影响最大。韩国除对水产品的外观、规格和新鲜度有明确规定外,对进口水产品的激素、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等的含量标准也都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规定,有些专门针对中国水产品的规定明显高于国际通用规则,且在中国水产品中一旦检验出不合格就全部退货。四是先检验后通关。韩国以卫生标准不符为由对中国部分水产品实行歧视性的“先精密检验后通关”,目前对产自中国的泥鳅、鳗鱼等5种水产品实行这种制度。这使得中国水产品的通关时间延长,水产品的新鲜程度大受影响,活鱼死亡率较高,损失达3%。五是金属异物。根据“中韩水产品卫生条件”规定,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水产品通关时要接受韩方的金属探测检查,一旦检出金属异物,全部货物将予以返运或销毁。
中国水产品要想进一步开拓韩国市场,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提高自身质量,让韩国检验检疫部门和媒体无话可说。二是注意打品牌、树立形象。韩国消费者有追求名牌的心理,品牌一旦树立起来,就比较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三是在遇到挫折与不公平对待时要使用法律武器向中国驻韩商务机构反映,力争将损失降至最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7 | 只看该作者
〖资本兴农〗

多种措施可以化解农业保险中的巨灾风险难题
农业保险业务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那么保险公司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化解这些风险,从而达到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自身运营的安全。特别是对于农业保险来讲,受到气候、地质等灾害影响非常大,容易形成巨灾风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显得犹为重要。
再保险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理论上,应对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损失,再保险因有天然的分散风险的能力,在分散巨灾风险上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应该通过再保险部分转移巨灾风险的一部分风险。通过再保险,可以将特定区域的这类累计的风险责任,向区域外转嫁,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问题是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赔付率大大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缺乏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再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农业保险业务的分保业务,例如新成立的上海安信公司仍然没有在国内外再保险市场上找到巨灾分保的有效途径。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再保险业务进行政策性补贴。我国还没有出台《农业保险法》,其他的有关保险的法规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体制的建立没有相关规定,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一直没有建立,导致农业保险的承保公司经营风险无法分散。因此我国应及时进行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例如国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再保险费率,补贴再保险经营主体经营农业巨灾再保险业务的管理费用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在超过一定数量的农业巨灾时,除了通过再保险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外,也可通过成立一个机构进行巨灾分保,分担风险。例如,在全国设立一个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的成立可以考虑由国家财政支持和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相互筹集等方式多方共同筹集,对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业务从政策上扶持,提供再保,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分担农业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所以现在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如果不是这样,等到各个专业农业保险公司都成立了,再来考虑这个问题,有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许早就被巨灾“消灭”了,因为没有哪家公司能有办法自身实现农业保险巨灾分保。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化
国际上应对巨灾风险的最有效的方式是保险资产证券化,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工具有巨灾风险期权、巨灾债券、巨灾期权买权和巨灾风险互换。由于巨灾风险证券化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场和灵活有效的监督管理,并且要有完善的法制保障,所以目前在我国全面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不现实。但因发展巨灾债券所需要的条件比其他工具要低得多,它只需要:一定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较好的监督管理;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有关的服务机构等,这些条件在短期内我国可以具备。因此我国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尝试发展农业保险巨灾债券来应对巨灾风险。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的运行机制主要是:第一,必须设立特殊目的机构,由其负责巨灾债券的交易工作,同时担当直接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与债券发行公司的角色,一方面分入再保险业务,另一方面是公开在市场上发行债券募集所需资金。第二,特殊目的机构必须是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形式,并且适应保险监管的规定。第三,在债券发行时,债权人必须先行支付购买债券的款项,由特殊目的机构将部分款项交存信托基金。一旦发生农业巨灾风险保险事故,可动用信托基金支付赔款。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化的优势在于:这种融资方式突破了原保险人、再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转移和分摊风险的藩篱,而将巨灾风险在保险合同当事人与其他风险偏好者这一更广阔的领域内加以进一步的转移和分摊。保险业可能因为300亿元的农业洪灾损失而陷入困境,而资本市场可以毫无困难地承担这种损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农信社改革试点扩张凸显国家改造农村金融的决心
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中国国务院已决定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范围再扩大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且有关时间表已基本排定。这一时间表是:今年12月底之前,将完成各省实施方案的报批,争取大多数省级管理机构挂牌,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明年3月,第一批央行票据能够发行;明年6月份,央行票据发行额达到核定票据总额的80%左右。如果进展顺利,明年7月,将对21个省(区、市)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而在此之前,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8省市进行试点。
亚博分析:国务院此次排定扩大农信社试点的动作可以被认为是对此前8省试点成绩的肯定,由此,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就此拉开帷幕。农信社一直被认为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融资需求的核心机构,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撤离了基层,农信社在农村的地位更加凸显。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农信社长久以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长期积累的信贷风险随时有爆发的可能,这为农村的稳定安全造成了威胁,并且也不利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信社改革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将继续投入巨资支持农产品批发系统建设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在去年安排国债资金四亿元人民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基础上,今年中国政府又安排国债资金四亿元支持一百一十九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两大系统建设。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债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发改委官员称,今年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国债资金,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的第二年。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可以使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信息联网,及时汇总和向社会发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数量、品种和价格。这一举措,有助于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据悉,2003年中国政府支持的八十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绝大多数已开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今年支持的一百一十九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也正在展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9 | 只看该作者
多种因素促使我国玉米市场短期行情下跌
10月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全面下跌。其中,10月份二等黄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299元/吨,比上月下跌4.3%;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二等黄玉米平均价格为1302.5元/吨,比上月下跌3.41%。
一、玉米增产幅度较大市场压力增强。由于各项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有利气候的帮助,今年我国玉米丰收大局已定,预计产量在1.2-1.3亿吨,接近甚至超过2002年水平。尤其是去年大幅减产的华北黄淮地区恢复性增产幅度较大,基本上可以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由于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已大量上市,陈玉米存量也已不多,市场流通中新玉米比重明显上升,价格则较前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东北外运困难本地企业采购积极。东北地区运力持续紧张,外运困难无疑给该地区玉米的销售带来阻力,同时对该地区玉米价格也带来一定压力。随着东北地区新玉米上市,其收购价格明显低于陈玉米,因此当地用粮企业采购新玉米较为积极,对陈玉米需求降低。加之为腾仓纳新,收储企业出售陈粮的积极性也增加,更加促使价格继续走低。
三、养殖业的恢复步伐缓慢需求不旺。虽然国内养殖业处于恢复期,但恢复进度缓慢。近期国家开始着手抑制物价上涨水平,畜禽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控制,养殖业利润水平面临下降。加之目前玉米市场行情处于下跌通道,饲料饲养业对玉米采购也多持谨慎态度,导致饲料饲养业对于低迷需求不旺。
四、前车之鉴企业玉米购销较为谨慎。由于禽流感疫情的影响,今年玉米市场行情走势与往年不同,玉米经营企业亏得多赢的少。加之今年玉米丰收,经营企业普遍看淡后市。因此,面对新玉米的大量上市,经营企业较为谨慎,观望气氛较浓,购销市场较为清淡。
五、我国玉米出口减少外贸需求降低。今年玉米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玉米4.06万吨,1-9月累计出口玉米188.27万吨,同比下降82.44%。由于国内玉米价格下跌,加之根据海运费上涨,目前吉粮出口韩国11-12月船期的玉米到岸价接近140美元/吨,使我国玉米出口优势再度显现。尽管出口恢复对玉米市场属于利好,但由于数量有限,估计不会对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上涨带来实质性的拉动。
综上所述,新玉米大丰收对市场的压力将是后期影响玉米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行情将继续下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9 | 只看该作者
综合分析国内大豆远期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近期,国内大豆产区市场收购价格止跌企稳,产区周边油厂和粮库的收购价格不同程度上调,各地贸易商的大豆收购价格也普遍上调10-40元/吨不等。据统计,目前黑龙江哈尔滨普通油用大豆收购价格上扬至2.58-2.62元/公斤(水分14%-15%,下同);吉林榆树地区油厂收购价格为2.64-2.66元/公斤,但是豆农惜售心理依然较为严重,市场成交清淡。综合来看,在未来的时期内,大豆价格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收购主体不断增多,市场价格受到刺激
步入11月份,包括九三油脂在内的产区内外一些主要依赖国产大豆压榨生产的大中型油厂,已开始大批量收购黑龙江大豆,而且收购价格也呈不同程度的上调。以国产大豆为主的北方地区油厂大豆产量有限,近期采购需求放大,拉动产区豆价明显止跌回稳;进口大豆采购成本的提高也使得油厂对国产大豆产生新的兴趣。另外,包括华农、金石、汇福和益海等大型油厂也纷纷前往黑龙江采购国产大豆。
国产大豆受到青睐,收购价格将稳中走高
近期美国CBOT大豆期价仍然处于弱势振荡之中,但受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和船运费走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大豆采购成本不断上扬。目前墨西哥湾到中国的马拿马级船运费已经高达65美元/吨,远远高于一个月前的55美元/吨。采购成本的上扬影响到中国买家的采购兴趣。据称,有2-5船美国大豆被推迟到年底或者是被回售。由于近期大型油厂开始放量收购,加之广大豆农日益高涨的惜售心理,近期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将会以稳中小幅走高为主。
国际大豆市场振荡走弱,国内市场难见大涨行情
虽然近期国内大豆收购价格出现上涨,但从长期看,国内大豆价格尚不具备大涨的条件,整体行情将会呈现波浪状态,而且年底前可能仍将走低。今年国产大豆将跟随国际大豆市场的步伐而振荡走弱,可能难以出现去年的大涨行情。后期应关注周边油厂对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的采购情况,以及CBOT大豆期价的下一步走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09 | 只看该作者
市场监测显示生猪出场价格有所回落生产成本略有下降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据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型生猪养殖场监测,受节日市场货源充足和饲料价格涨势减弱影响,10月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及生产成本有所回落。但受今年前10个月生猪价格上涨影响,生猪出场价格仍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生猪出场价格:10月份生猪全国平均出场价格每50公斤(下同)为483.30元,比9月份下降1.02%,比去年同期上涨32.98%。36个大中城市中,15个城市生猪出场价格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一般在0.53%-7.84%之间,合肥市价格降幅较大,超过了10%。有9个城市生猪价格继续小幅上涨,涨幅0.48%-3.53%之间;其他城市生猪价格与上月持平。分大区看,华北地区平均价格为483.33元,比上月下降0.14%,同比上涨25.98%;东北地区价格为426.88元,比上月上涨1.94%,同比上涨30.84%;华东地区价格为471.68元,下降2.55%,同比上涨23.36%;中南地区价格为501.92元,下降0.84%,同比上涨33.77%;西南地区价格为510元,下降3.32%,同比上涨67.20%;西北地区价格为502.63元,下降0.25%,同比上涨36.23%。生猪生产成本:10月份,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生产成本每50公斤(下同)为380.47元,比9月份减少0.49%,比去年同期增加25.20%。有10个城市生猪生产成本增幅在0.31%-3.33%;7个城市生产成本减幅在0.14%-6.25%之间,长春市生猪生产成本减少11.43%;17个城市生猪生产成本均与上月持平。预计四季度生猪市场受冬季需求较旺和生猪出栏处于淡季的影响,后期生猪市场价格仍会出现小幅波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兴农〗

国际农产品市场非关税壁垒面面观
国际农产品市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市场,各国政府给予的保护程度普遍高于其它市场。由于在各种非关税措施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特殊的作用,所以进入本世纪以来,各国对其的运用有增无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技术性壁垒呈现五大趋势:
检验检疫壁垒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通过不断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来强化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已逐渐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壁垒之一。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禁药限残;严格控制动物疫病。
对于禁药限残,2003年12月31日起,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或即将采用类似的做法。可以说,农药壁垒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即将全面形成。农药禁令一方面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农药生产和出口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禁用农药的农产品也将被拒之世界主要市场之外。我国是农药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农药禁令对我国农药和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发达国家对食品中抗生素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特别规定人用抗生素不得用于动物。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下半年也要求世界各国有关当局限制牲畜使用抗菌药,特别要求对治疗肉用牲畜疾病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必须要有处方。
对于控制动物疫病。日本2003年上半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在禁止传入的动物疫病名单中新增加了57种动物传染病。草案禁止携带多种疫病的肉类进口作为食品出售,并禁止加工、使用、储存这些产品。这意味着日本将禁止销售携带疫病的进口畜禽肉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根据疫病的传染性及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规定了A类和B类疫病。而日本新增加57种传染病有的不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范围之内。由此可见,日本的这次修法,已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范围。这将对今后向日本出口畜禽肉类产品造成很大影响。如果其它国家竞相效仿,对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更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1:10 | 只看该作者
食品反恐壁垒
为了防范恐怖势力利用食品进行袭击,2003年10月10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出台了一项新的食品反恐规定。规定要求,在2003年12月12日之前,美国和外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及仓储、其产品供美国居民及动物消费的各类企业必须向FDA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否则其产品将遭美海关扣留。另外,该规定要求外国进口食品在运抵美国之前,必须向FDA通报。美国出台的这两项措施目的是审查各类食品企业的身份和政治背景,是否与国际恐怖势力有关联;监控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便于对恐怖事件进口调查和监控。美国是食品进口大国,其FDA注册和提前通报制度,实施范围之广、措施之严厉,已构成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新的技术壁垒,将不可避免地对相关输美农产品产生影响。
身份认证壁垒
对农产品实行身份认证制度,是严格市场准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又一利器。2004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在2005年之前,建立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正确进行身份管理的优良农副产品给予认证,并授予认证标志,方可进入日本市场。该认证制度规定:申请身份认证的农副产品,必须正确表明该产品的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名称数量和日期等。日本推出的这一制度,使其进口限制环节由流通扩展到了生产,即把贸易壁垒由进口国的海关延伸到出口国的产地,其非关税壁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