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学界的举动,马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重视。
1998年,来自CERNET的专家及时跟进,开始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建起了CERNET-IPv6 试验床。
2000年,建成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组织,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建成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试验网的基础上,2001年,CERNET提出建设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 计划。
2002年,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受到日本重视,日本政府积极与中国联系,希望共同推动亚太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中日IPv6 项目启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以CERNET为代表的许多专家呼吁,国家必须把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放到国家层面,给予积极的重视及安排。这一年,CERNET2 发展计划出台。
这一呼吁,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重视与赞同。2002年的两会上,57名院士上书国务院,建议规划并制定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规划。在国家计委的领导下,CNGI项目启动。
2003年举行的项目招标上,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科技网等激烈的竞争中,CERNET一举拿下头名,获得了最大的胜利,承担建设规模最大的核心网——CERNET2 的建设,并承担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为高校科研人员赢得了声誉。
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 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中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它将实现全国200 余所高校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接入,同时为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提供下一代互联网接入服务。
吴建平教授说,CERNET2 试验网的开通和10年前中国开通互联网主干网一样,可以大大促进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科技人员可以首先利用这一试验网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科学实验和应用的开发,为我们进一步建设更大规模的下一代互联网打下基础。
我们不仅抓住了这次机会,也受到了国际先进互联网国家的尊重。
2004年1 月,美国Internet2 、欧盟GEANT 等全球最大的几个学术网在欧盟总部共同宣布,开通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服务。CERNET 受到邀请,作为全球八大下一代学术网之一。
2004年,思科总裁到北京访问,在招待宴会上,当得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管委会副主任李志民在座时,他很认真地说:你的几个手下很能干!你们在Ipv6上走得很快。
2004年3 月19日,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CERNET2 试验网作为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不足10月后,连接20个城市,接入了25所高校的CERNET2 正式开通。在第一阶段,CERNET2 将向100 所高校提供1G~10G 的接入服务。
如果从美国正式开始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算起,中国与世界第一代互联网的差距是20多年,但在第二代上,则只有短短数年,中国科研人员可以骄傲地说:这次我们真正地抓住了历史机遇。
"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吴建平教授说,过去,我们没有条件与发达国家抗衡,但现在无论从技术还是设备以及综合国力,我们都具备了基础条件。
吴建平认为,下一代互联网首先给了大家共同发展的可能与机会。1969年美国开始第一代互联网的研究,我国则在1994年才由CERNET 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试验网络。但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让彼此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1996年美国政府出台NGI 计划,1998年,中国专家则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经济上,网络体系的变革,给了大家共同的机会。下一代互联网,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逐渐面临一个挑战,来一次从新洗牌,这给了很多企业以新的机会,有可能打破现有网络经济的格局。比如路由器上,就可能就不再是思科一家独大。在各种应用上,则将会给无数国家及公司更多机会。
经济格局的打破,带来了必然是整个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影响的变化。同时技术的变革,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政治、军事。
" 未来社会,网络是一个基本要素,它将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乃至国防政治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吴建平教授说: " 如果我们失去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言权,我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别人。" 让人高兴是,我们已经结出了硕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