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xg416

逆向物流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11#
发表于 2006-2-22 10:2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毕业论文也是选的逆物流,有空多交流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2#
发表于 2006-2-22 10:34 | 只看该作者
想当年我同门的毕业论文就是逆向物流,可惜我没有备份
在网上找到一片逆向供应链的文章,希望能有所启发

    逆向供应链
   
       企业不应该把逆向供应链仅仅看成是传统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错失业务创新的大好时机。
  近年来,许多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如今,各家公司又同样开始重视自己的逆向供应链(Reverse Supply Chain)。
  何为逆向供应链?它是指为了从客户手中回收使用过的产品所必需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对回收品进行处置,或者再利用。在有些场合下,迫于环保或消费者的压力,公司不得不设立逆向供应链(如回收旧轮胎)。在另外一些场合下,有些公司则主动采取相关措施,将逆向供应链作为业务创新、降低运营成本的大好机会(如柯达公司10年内共回收3.1亿台一次性照相机)。
  无论企业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的目的设立逆向供应链,它都将面临许多挑战。要想构建出逆向供应链的合理架构,最佳方法就是将此供应链划分为5个核心部分,并逐一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产品回收 许多研究显示,回收使用过的产品是创建一条具有盈利性的逆向供应链的关键所在。对于此类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时机,都必须进行慎重的考虑和细致的管理。否则,公司将陷入回收产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时,为了使逆向供应链能够顺畅地运转,公司必须同零售商和其他分销商紧密合作,以协调产品回收工作。
  逆向物流 产品一旦回收,就必须被运送到相关场地进行检测、分类和处置。对于逆向物流网络而言,并不存在最佳的设计方案,而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回收产品的特点、性质和想达到的经济效益进行定制化设计。例如,照相机和轮胎两类产品,在产品特点、检测与处置方法、自身价值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决定选择物流模式时,公司不仅应当考虑运送和分类的成本,而且应当考虑到回收产品的价值将逐渐降低的现实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乃是上上策!
  检测和分类 对回收产品进行检测、分类和评级是一项费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但是,如果公司能够以质量为标准,并辅之以感应器、条形码和其他的高科技工具用于自动追踪和测试,那么这一流程将变得极为简化。通常而言,公司应当基于回收产品的质量、形状或者其他一些变量,尽可能早地做出回收产品的处置决定,降低物流方面的成本,并缩短其再次面市的时间。
  检修 公司通过对回收产品的零部件进行检修,或是通过对回收产品回炉,都有可能获取价值。由于回收产品在时机和质量上存在的极大不确定性,因而相对于传统的制造流程而言,检修和再制造流程的可预测性大为降低。因此,尽早地做出决策——特别地,当你已经回收了产品并进行了分类——将有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分销和销售 如果某公司计划销售某种回收的产品,首先,该公司必须知晓现有市场是否存在需求,或者是否有必要创建一个新市场。如果是后者的话,该公司应当投巨资对消费者进行普及教育和启蒙,并辅之以其他的营销活动以培育市场需求。再制造产品或零部件的潜在用户,不仅包括原来的老客户,而且包括不同市场的新客户。例如,公司可以将无能力购买新产品,但愿意以较低价格购买回收产品的用户,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一般而言,凡是在逆向供应链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都把逆向供应链和前向供应链紧密配合,创造出我们所说的“密闭式”(closed-loop)体系的公司。例如,由于对产品回收和再制造了然于胸,这些公司在作出相应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决策方面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博世公司(Bosch)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该公司通过将感应器植入发动机的动力装备上,从而能够通过感应器得知该发动机是否值得检修和回收。该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检测和处置成本,使得该公司在此项目上盈利滚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3#
发表于 2006-2-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太感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4#
发表于 2007-10-11 09: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的题目也是逆向物流,伤脑筋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5#
发表于 2008-1-31 16:46 | 只看该作者
RMA.doc (76.5 KB, 下载次数: 9)
这是关于退货管理的介绍。希望有用。

我知道逆向物流在业界开始兴起。看看西门子的逆向物流会有帮助。
可惜我这边没有

[ 本帖最后由 bill_2000 于 2008-1-31 16:4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6#
发表于 2008-2-10 1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jnxh 于 2006-2-22 10:34 发表
想当年我同门的毕业论文就是逆向物流,可惜我没有备份
在网上找到一片逆向供应链的文章,希望能有所启发

    逆向供应链
   
       企业不应该把逆向供应链仅仅看成是传统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错失业务创新的大好时机。
  近年来,许多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如今,各家公司又同样开始重视自己的逆向供应链(Reverse Supply Chain)。
  何为逆向供应链?它是指为了从客户手中回收使用过的产品所必需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对回收品进行处置,或者再利用。在有些场合下,迫于环保或消费者的压力,公司不得不设立逆向供应链(如回收旧轮胎)。在另外一些场合下,有些公司则主动采取相关措施,将逆向供应链作为业务创新、降低运营成本的大好机会(如柯达公司10年内共回收3.1亿台一次性照相机)。
  无论企业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的目的设立逆向供应链,它都将面临许多挑战。要想构建出逆向供应链的合理架构,最佳方法就是将此供应链划分为5个核心部分,并逐一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产品回收 许多研究显示,回收使用过的产品是创建一条具有盈利性的逆向供应链的关键所在。对于此类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时机,都必须进行慎重的考虑和细致的管理。否则,公司将陷入回收产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时,为了使逆向供应链能够顺畅地运转,公司必须同零售商和其他分销商紧密合作,以协调产品回收工作。
  逆向物流 产品一旦回收,就必须被运送到相关场地进行检测、分类和处置。对于逆向物流网络而言,并不存在最佳的设计方案,而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回收产品的特点、性质和想达到的经济效益进行定制化设计。例如,照相机和轮胎两类产品,在产品特点、检测与处置方法、自身价值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决定选择物流模式时,公司不仅应当考虑运送和分类的成本,而且应当考虑到回收产品的价值将逐渐降低的现实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乃是上上策!
  检测和分类 对回收产品进行检测、分类和评级是一项费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但是,如果公司能够以质量为标准,并辅之以感应器、条形码和其他的高科技工具用于自动追踪和测试,那么这一流程将变得极为简化。通常而言,公司应当基于回收产品的质量、形状或者其他一些变量,尽可能早地做出回收产品的处置决定,降低物流方面的成本,并缩短其再次面市的时间。
  检修 公司通过对回收产品的零部件进行检修,或是通过对回收产品回炉,都有可能获取价值。由于回收产品在时机和质量上存在的极大不确定性,因而相对于传统的制造流程而言,检修和再制造流程的可预测性大为降低。因此,尽早地做出决策——特别地,当你已经回收了产品并进行了分类——将有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分销和销售 如果某公司计划销售某种回收的产品,首先,该公司必须知晓现有市场是否存在需求,或者是否有必要创建一个新市场。如果是后者的话,该公司应当投巨资对消费者进行普及教育和启蒙,并辅之以其他的营销活动以培育市场需求。再制造产品或零部件的潜在用户,不仅包括原来的老客户,而且包括不同市场的新客户。例如,公司可以将无能力购买新产品,但愿意以较低价格购买回收产品的用户,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一般而言,凡是在逆向供应链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都把逆向供应链和前向供应链紧密配合,创造出我们所说的“密闭式”(closed-loop)体系的公司。例如,由于对产品回收和再制造了然于胸,这些公司在作出相应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决策方面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博世公司(Bosch)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该公司通过将感应器植入发动机的动力装备上,从而能够通过感应器得知该发动机是否值得检修和回收。该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检测和处置成本,使得该公司在此项目上盈利滚滚。



个人感觉在一些服务性和零售业中,逆向供应链与信息链和服务链紧密相关。。。如何回收?成本构成如何?是否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回收产品的再利用和实际收益再哪里?在使用经销商和分销商的生产型企业中,对整个逆向物流过程中各个节点的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我们大众听闻得比较多的,还是诸如一些出问题的商品进行召回。但召回后厂家如何处理残次品,其中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是如何的?运用何种方式?

本人现在一家零售企业,发觉在某些方面,逆向物流的复杂程度要高于正常物流的流程。且为此付出的成本可能也要高于前向SC的管理。

还望各位能畅所欲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7#
发表于 2008-2-16 18: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写逆向物流, 太希望和楼上几个朋友交流了,我的QQ是448627896  或者邮箱 NORMANLUMIN@HOTMAIL.COM  希望能认识你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