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ere认为"Rough Cut"的原则在实践中没有可操作性。
我可能要提一些不同意见。"Rough Cut"并不是学院派的产物,是SPaM小组在实践中的总结,也就是说是在走过一些弯路以后才得出的适应产品开发流程的一些供应链评估方法。也许这套方法不适用于中国的企业(很多东西好像在中国有些不适应),但它确实已经应用在HP的实践中了。当然,我也希望你能提出具体的理由和案例来证明说这套方法不能用在产品开发中,大家一起来讨论。
IKEA的案例被认为是供应链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典型。但如果IKEA只是考虑产品设计对于运输仓储的影响的话, 我个人认为这还算不上是个典型。很简单,运输仓储在整个供应链成本中不会超过30%,而供应链成本在整个产品的成本中一般只占到15%左右。在这篇文章里,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SPaM小组恰恰认为运输仓储包装是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才是产品开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的供应链因素呢?SPaM小组告诉我们:
1)控制产品线的种类
2)产品组件的模块化和通用性
3)产品差异点后置的设计
4)税收的减免
5)产品回收的设计
6)运输仓储和包装
其中,前四点是最重要的,这四点设计决定了这个产品推到后端的时候在市场导入、供求计划、物料采购、成本控制方面的所面临的挑战。
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