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robinlhm
对,协同是开始就明确需要带有的特性,但是因为没有异地仓所以也没考虑那么多,运输服务有,第三方有专门对应的模块,但是他们似乎不怎么用,也没人管.
库存控制模型设计的比较好,都有两种以上,一般辅材一类的就用MAX-MIN这样简单的就足够了,因为需求比较稳定,所以LT比较容易做平滑.批量设定考虑了经济订货批量的因素,但是由于对物流成本分解的局限,效果不是特别好,但是有其他方式,比如经验数据、合同批量等可以帮助矫正。库存控制的还可以,主要得宜于时间的压缩。
比如,一个产品中有个关键物料,阶比较低,需求稳定,供应能力有保障(我们承诺了年采购总量),可以直接采用ROP+Q的矫正实现,逻辑上差不多就是系统自动发出令单,对方生产,对方录入信息,系统查询,系统二次信息提醒对方备货、封装,系统发出发货指令。
其中可自动生成采购单(无需询价)、收货单、质检单、入库单等单据,物料质量合格率几乎100%,一年里除非规格发生错误,一般没有退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