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og96

[转载] 案例推介 → 比斯(Bis)公司物流网络的构造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73
ITPUB元老
日期:2005-08-13 12:33:5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版主6段
日期:2012-05-15 15:24:11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10-09 18:03:32复活蛋
日期:2012-11-06 09:33:44阿斯顿马丁
日期:2013-11-19 10:38:16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11:1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结构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征  

--------------------------------------------------------------------------------

  用于网络设计的任何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关键要求是柔性。在本文中,我们把柔性定义为系统体现现行网络特征的能力。实际上,对于某种特定应用,可能有一系列设计方案都是合适的。这些方案中的一个极端就是彻底重新最优化现行网络。这意味着每个仓库都可建立或关闭,所有运输流都可更改流向。在另一极端方案中,有必要在最优化模型中体现以下特征:
  1、 顾客对服务水平的具体要求。
  2、 现行仓库。在大多数情况下,仓库是早已存在了,并且其租约还未到期。因此,模型不允许关闭仓库。
  3、 现行仓库的扩展。现行仓库可以被扩展。
  4、 具体的流动方式。在种种情况下,具体的流动方式(如从某个特仓库仓库到一组顾客)不应该改变,或者也许更可能的是,某个制造点不生产或不能生产某些库存单位。
  5、 仓库至仓库的流动。在一些情况下,物料可能从一个仓库流向另一个仓库。
  6、 物料清单。在一些情况下,最终的装配是在仓库进行的,这要求模型体现这种特点。因此,使用者需要提供有关装配最终产品所需部件的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仅仅体现上述这些特征还是不够的。
  决策支持系统还必须具有在稍微降低或不降低有效性的条件下,处理所有这些问题的能力。不降低有效性的要求直接体现了所谓的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规定系统产生的解决方案的相对质量(如成本和服务水平)不受具体环境和数据变化影响的能力。如果某个特定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那么很难确定该系统对某个特定问题是否有效。
  系统运行时间的合理性也是很必要的。当然,"合理"这个概念要依赖于待处理的具体问题。表2.6列出了一个流行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奔腾200个人电脑上运行的以秒计算的运行时间。该表提供了种种问题的运行时间。对于每种情况,该表提供了经汇集之后的顾客的数目(顾客数)、产品的种类(产品数)、供应商的数目(供应商数)、仓库可能的位置数目(潜在数)和现行仓库的数目(现有数)。此外,表2.6还提供了决策支持系统考虑的仓库数目不低于最小值,也不大于最大值。在每种情况下,模型都包含服务水平的要求,服务水平的要求定义为对仓库与顾客之间距离的限制。这个限制值由距离一栏来表示。决策支持系统找出了保证在最佳方案的置信区间为(1-1.0%)和(1-0.5%)范围内的方案,并列出了获取每种方案的运行时间。所列的所有问题都是根据美国几个公司的实际数据而来的。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73
ITPUB元老
日期:2005-08-13 12:33:5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版主6段
日期:2012-05-15 15:24:11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10-09 18:03:32复活蛋
日期:2012-11-06 09:33:44阿斯顿马丁
日期:2013-11-19 10:38:16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11:12 | 只看该作者
比斯公司配送问题的解决  

--------------------------------------------------------------------------------

  现在我们回到本章开始所描述的比斯公司的案例。要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找到有效的方法来预测需求的增加对网络设计的影响。一种方法是根据现在的需求来设计网络,然后估计未来需求的增加对总成本的影响,也就是说根据现在(1997年)的需求决定仓库的数量和位置,并计算1997年、1998年和1999年的总成本。把这个结果与根据1998年的需求设计的物流网络进行比较。
  具体来说,可考虑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1:根据1997年的需求找出最佳的网络设计。
  方案2:根据1998年的需求找出最佳的网络设计。
  方案3:根据1999年的需求找出最佳的网络设计。
  先考虑方案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网络结构不变的假设下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总成本。我们根据这个设计方案确定网络结构,然后估计需求增长对总成本的影响,通过计算1997年、1998年和1999年的总成本。注意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说明生产能力问题。例如,分析1998年需求数据使我们能够评价是否存在足够的生产能力或者是否需要增加生产能力来满足顾客需求。
  对其他两种设计方案也可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根据这三个净现值来作最终决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73
ITPUB元老
日期:2005-08-13 12:33:5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版主6段
日期:2012-05-15 15:24:11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10-09 18:03:32复活蛋
日期:2012-11-06 09:33:44阿斯顿马丁
日期:2013-11-19 10:38:16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11:13 | 只看该作者
小 结  

--------------------------------------------------------------------------------

  在本章中,我们研究了物流网络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一个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汇集需求的效率问题,因为能够获取单个零售商的需求信息,所以一般人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把一群顾客集合成单个集合顾客来进行分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汇集需求数据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输入数据的多少决定了模型的大小。实际上,随着顾客数目的增加,求解网络设计问题所需的时间呈指数上升。即使优化时间不成问题,汇集需求也是必需的。因为汇集需求能够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度。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在零售商店和产品层次上预测顾客需求的能力通常是很差的。相比之下,由于通过需求汇集降低了需求的变动性,所以在集合水平上预测需求显然更为准确。
  实践中常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需要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来最优化物流网络。问题在于是否需要一个复杂的工具,还是电子表格程度就足够了。本章认为对物流网络进行彻底分析应该考虑复杂的运输成本结构、仓库规模、制造的限制条件、库存周转率、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这些问题需要使用能有效求解大规模问题的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详细讨论,第十一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73
ITPUB元老
日期:2005-08-13 12:33:5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3:36版主6段
日期:2012-05-15 15:24:11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10-09 18:03:32复活蛋
日期:2012-11-06 09:33:44阿斯顿马丁
日期:2013-11-19 10:38:16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11:1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之后才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太简单了,他只给了一个基本的思路,有太多的细节没有说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5#
发表于 2006-11-20 12:51 | 只看该作者
比斯公司提出以下问题:
  1、 构建的模型是否真正体现比斯公司的物流网络?比斯公司如何证实这一模型?对顾客和产品进行归类对模型的准确度有什么影响?
  2、 应建立多少个配送中心?
  3、 这些配送中心应设在何处?
  4、 工厂生产的每一种产品的产量如何在各仓库之间进行分配?
  5、 是否应扩大生产能力?

可以更清楚的说明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6#
发表于 2006-12-5 00: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能把这个案例的英文版给我吗?多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
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12-09 01:02:01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12-10 01:02:14授权会员
日期:2006-12-11 14:03:18
17#
发表于 2006-12-9 09:1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8#
发表于 2006-12-11 09:43 | 只看该作者

能把原文贴出来吗

能把原文贴出来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9#
发表于 2006-12-13 09:5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og96 发布
[B]看完之后才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太简单了,他只给了一个基本的思路,有太多的细节没有说清楚 [/B]

是的,文章给出了基本思路,但对具体选址如何执行没有给出数学优化结果以及仿真分析。另外楼主并没有给出完整图表都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0#
发表于 2006-12-15 14:12 | 只看该作者
顶50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