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服装企业的物料管理确实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据我的经验说两句:
1.款式的性质建议不要放到物料编码的规则里面去.物料编码关键是怎样做到最方便仓库管理物料,BOM建立以及成本核算.所以物品的属性还是要考虑的.但是具体怎么样做,还要和你公司的对物料管理的制度来作调整.
方法一:主类+大类+细类码+性质码(成份/规格)+流水号
在主类中,主要区分对物料的面料还是幅料的,大类主要是对面料中的面布,里布,衬布的区分,幅料中的拉链,钮扣,吊牌等大类区分.性质码可以用来对该物料的通用性进行区分,因为对有些作OEM的成衣制造业来说,很多的时候其物料是由客户来提供或要求的,而不能由工厂来决定,特别是比较重要的面布部分.但是有些东西,如一些幅料,客户可以由工厂来决定的,所以,这些物料对某些款式可能是公用的.便于对物料的区分和管理,所以要对其标志.对性质码来说,一般是要指定物料的成份,规格等性质.流水号就不用说了.
优点:物料编码比较粗类,在系统中产生的物料编码的数量比较少.
缺点:不便于管理,要通过对该物料的其他的幅助性说明才能管理明细.
问题:既然可以这样编码,能符合工厂对物料的管理的要求吗?
解决:编码时主要是考虑到影响衣服成本的主要因素.在成衣中,主要区分成本比例的是主料还是辅料,而占成本最大的主料中,成份是影响最大的.棉,麻,真丝的物料其价格差别是非常大的.这就是读者疑问为什么没有颜色,幅宽,尺寸.等没有作处理的原因了.可以使用在做BOM资料和SO,PO时作些辅助的处理.但从目前我们使用的情况看,效果还行,但是也还是有些用户发牢骚.
方法二: 主类+大类+细类码+(成份/规格)+颜色/尺寸+幅宽.
甚至可以对部分客户特供的物料,客户要求只能使用到某些款式的物料,把物料的供应商性质带进去.这也是以前我看到有朋友在咨询的一个问题.
优点:真正能够做到一物一码,而且对物料的管理也比较方便.
缺点:在系统中会产生很多的物料编码,因为制衣业来说,每个款式的要求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如果客户多的话,那么物料编码确实较多.所有差不多每次采购的时候都需要编码,这样也可能造成由于用户的不小心,对某些物料重编码,当然,这是指公用的部分.
==
总结:
对物料编码,到底是粗好还是细好,粗要粗到什么程度,细要细到什么程度,要与用户的需求,公司的管理\财务制度,还有整个ERP系统的整体设计规划是分不开的.
一点:只有满足仓库的管理,财务的成本,和哪天老板突然要求你提供给他数据,要求今年仓库库存中有多少布是客户的,有多少布是工厂,给这个客户做有没有盈利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