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 一点点心得
最初由 jenny_xu99 发布
[B]首先,月初应该有销售部门的需求预测吧,如没有,提出请求理由是更好的满足需求.
然后每一版本的需求变化记录下来,时间和数量,注意是每一独立产品的.
1)月尾做成报表,把变化最大的拿出来,表明哪些满足了需求,哪些没有,为什么
2)根据需求波动率,以及领导要求达到的客户服务水准,算出安全库存和原材料库存计划,如有库存财务计划更好
3)如果可以看到客户/分销商库存状态更为好,做出客户库存和需求预测对比报表
4)如果可以看到客户/分销商库销售状态,做出客户库存/客户/分销商库销售状态和需求预测对比报表
几个月下来,可能会好一点.
要学会让数据(图表)说话
一点体会,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B]
这些东东其实很多公司都在做,但问题是:
1)采用哪种数据作参照,forecast的版本几乎一周一变,拿月末的forecast和拿月初的forecast,结果分析出来就大不一样的。现实是大多数拿月中的forecast.
2)sales一般都比较偏向于把forecast报得低一些,这样upside的话反而体现他的销售能力,所以就算最终分析出来他的forecast不准, 老板也是开心的,因为upside是happy surprise!
3)能否看到渠道实际的销售数字是个问题,这里面牵扯到渠道的话会变得很复杂了。很多人建议把销售的考核指标变成渠道的实际的销售数字,这听起来很合理,能消灭月末压渠道,其实这触动了销售和经销商之间一些根本的利益关系。要改起来很难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