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缺少足够的适应性指标 使用虚荣指标会导致失败。 敏捷宣言的第七条“可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因此,不管你选择了什么指标,都应该能够度量工作如何对功能性产品有所贡献。 打开或关闭的缺陷数量、速度、速度趋势、“承诺-完工比(committed-versus-done ratio)”,诸如这些指标都可以度量贡献,但并不适应于一个可工作的产品。 The Organisation Within一书的作者的Larry Hirschhorn将这种指标称为“偶像”。它们或许可以代表实情,但基本上没有。 相反,客户满意度、员工幸福感或者媒体报道可能是更好的指标。 不过,按照Mark Twain的说法,指标和尿不湿一样,应该经常换。每个指标都可能失效,因为人们会根据你度量他们的方式行事。因此,不要试图寻找一个可以裁定所有人的指标。你度量的东西应该和产品及团队的成熟度有关,而且你应该尽可能经常地替换它。 一家大型企业利用一系列工具来帮助敏捷实施,并且自己在上层构建了一个报表工具。该工具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BI平台,可以随意处理各种数据:速度、连续运转效率、WIP随时间的变化(即CFD)、承诺准确性,等等。于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成了:临近每个季度末的时候,项目经理花费几天时间,进行周密地过滤,把最好的报表展示给利益相关者。不管车间里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只要报表看上去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