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除了这些,你是否还知道的关于5G其他小道消息?
当然,5G商用时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到2015年底完成宏观描述,到现在(2016.4)基本已完成;第二阶段是2016年到2017年底的技术准备阶段;第三阶段,从2017年底开始,各国和国际组织可向ITU提交候选技术,并力争达成一致,2020年底ITU将发布正式的5G标准,并进入商用。
还有,2016年3月24日,在“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分论坛上,中兴通讯CTO徐慧俊更向外界描绘了一张未来5G时代的蓝图:人们将不再需要保有车辆,只需要通过自动调度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车辆使用。
2.5G的网络架构有变化么,是如何实现如此高的速度的呢?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NGMN)联盟对5G的定义如下:
“5G是一个端对端的生态系统,可带来一个全面移动和联网的设备。通过由可持续商业模式开启的、具备连贯体验的现有和新型的用例,它增强了面向消费者合作者的价值创造。”
基本上讲,LTE-A是6GHz以下5G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基础,而从6GHz到100GHz的频率则会同时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就拿MIMO来说,5G将该技术升级成了Massive MIMO,当中的天线配置从16x16猛增至256x256,这将会带来无线网络速度和覆盖的飞跃。
5G网络并不会独立存在,它将会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换句话说,5G的设计初衷是去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比如物联网、联网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和沉浸式游戏。
不同于4G,5G网络有能力处理大量的联网设备和流量类型。比如说,当处理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任务时,5G可提供超高的速度链接。而面对传感器网络时,它就只会提供低数据传输速率了。
5G网络将会率先使用云RAN和虚拟RAN这样的新架构,以促进一个更加中心化网络的建立,并通过身处网络边缘的本地化数据中心来最大化地利用服务器。
3.4G还没建完,为什么我们需要5G?
在这儿我总结几点:
一是,我们目前使用的4G网络,端到端时延的极限是50毫秒左右,还很难实现远程实时控制。但如果在5G时代,端到端的时延只需要1毫秒,足以满足智能交通乃至无人驾驶的要求。同时,智能交通需要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它们可能藏在每一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里,藏在路边,或是其他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数量非常多,而且它们很多都需要保持与外界保持联系。但现在的4G网络,并不支持这样海量的设备同时连接网络,它只支持数量不多的手机接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5G;
二是,智慧城市的需要,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感知传感器、传感网络和人机交互,而且它们需要高度发达。如果说把智慧城市的建设比作人体,那么城市的大数据云平台就是智慧的大脑,而5G,就将是连接人体和大脑之间,最高效的神经网络;
三是,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