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440活在梦里

【大话IT】知乎女神行骗,互联网慈善屡”被打脸”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84
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5-27 10:23:00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5-27 10:23:00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6-05 15:29:21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6-05 15:29:21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5-27 10:23:00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6-05 15:29:21马上有房
日期:2014-03-03 16:14:44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8 16:44:082014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4-03-04 16:55:19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09-28 17:34:42
61#
发表于 2016-1-28 10:53 | 只看该作者
制度与监管缺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0
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3-01 11:08:34喜羊羊
日期:2015-03-16 11:00:26秀才
日期:2015-10-26 09:55:08秀才
日期:2015-11-23 10:17:19秀才
日期:2015-11-30 09:13:06秀才
日期:2015-12-14 15:02:13秀才
日期:2015-12-14 15:09:38秀才
日期:2015-12-25 15:31:10秀才
日期:2016-01-05 09:35:58秀才
日期:2016-01-25 15:02:04
62#
发表于 2016-1-28 16:22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为何网络慈善诈骗屡屡得手?
网络屌丝多,换成抠脚大汉试试还有多少人去捐?!

问题二:如何能有效防止网络慈善诈骗?
没法,网络监管不可能完全覆盖,除非互联网关键字屏蔽所有慈善信息,只能够从认证的平台发起,否则个人发起的都可能存在欺诈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对于弱势群体求助已成主流,该如何区分辨别真假?
不盲从,不轻信,在捐款前都进行验证,比如生病这些,需要提供可查的医院证明等,否则就一笑了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1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 英格兰
日期:2014-06-13 15:55:46秀才
日期:2015-12-14 15:09:38秀才
日期:2015-12-18 09:28:57秀才
日期:2015-12-21 09:48:11秀才
日期:2016-01-21 13:42:39秀才
日期:2016-01-25 14:55:31秀才
日期:2016-02-18 09:24:18秀才
日期:2016-02-18 09:24:30秀才
日期:2016-02-18 10:08:14秀才
日期:2015-12-14 15:02:13
63#
发表于 2016-2-2 18:00 | 只看该作者
人心都是慢慢丢失的,不守信的带坏整个环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求职 : SAP实施
论坛徽章:
261
土豪章
日期:2018-07-10 16:19:05ITPUB18周年纪念章
日期:2018-09-17 10:09:49ITPUB18周年纪念章
日期:2018-09-17 10:12:57妮可·罗宾
日期:2018-10-28 13:07:10ITPUB18周年纪念章
日期:2018-11-13 15:31:24ITPUB18周年纪念章
日期:2018-11-13 15:40:4519周年集字徽章-庆
日期:2019-09-06 18:30:1219周年集字徽章-19
日期:2021-02-03 16:43:4820周年集字徽章-年	
日期:2023-07-21 18:25:26
64#
发表于 2016-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为何网络慈善诈骗屡屡得手?
欺骗好人的同情心

问题二:如何能有效防止网络慈善诈骗?
不上网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对于弱势群体求助已成主流,该如何区分辨别真假?
都不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
秀才
日期:2015-11-12 17:43:40秀才
日期:2015-12-14 14:47:54秀才
日期:2015-12-14 14:51:16秀才
日期:2016-02-18 09:24:18秀才
日期:2016-02-18 09:24:30
65#
发表于 2016-2-6 12:36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为何网络慈善诈骗屡屡得手?
我认为原因有几个:
1 有爱心的人很多,这些人也有一些防范意识,但是当对方太煽情太值得同情的时候,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当不清楚对方是真是假的时候,很多人宁愿相信是真的,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感到内疚。
2 诈骗手段高明,这个案例中的诈骗主角看来是有预谋的,并且有一定文采。如果仅仅像大街上那些乞讨者那样写几句话,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问题二:如何能有效防止网络慈善诈骗?
1 加强媒体报道。这类事件媒体一定要报道,报道的多了,大家就慢慢了解到各式各样的网络诈骗手动,也就能慢慢提高个人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2 建议各大网络平台加强防范能力。比如通过关键字检测,如果有人在帖子中发银行账号,或者是捐款、转账等字样,就给出明显的提示,警告大家要当心(这种提示最好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还有就是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如果某个账号多次发布这类捐款、转账等信息,由平台的监管部门对其调查,如属于诈骗,则对其进行封号等处理。
3 完善相关法律,给予这类人以法律制裁。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对于弱势群体求助已成主流,该如何区分辨别真假?
很难辨别。
其实现在有很多公益、慈善、众筹平台,比如腾讯微公益等,建议这些弱势群体依靠这些专业的公益和慈善平台,在此上面发起募捐。也建议有爱心人士通过这些正规渠道进行捐款,由这些平台对募捐人的真假进行辨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5
授权会员
日期:2007-11-28 20:47:35ITPUB元老
日期:2008-05-20 15:05:57
66#
发表于 2016-2-14 15:5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一:为何网络慈善诈骗屡屡得手?
只能说明还是好人多.虽然这个不一定 是好事

问题二:如何能有效防止网络慈善诈骗?
心无慈善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对于弱势群体求助已成主流,该如何区分辨别真假?
不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87
状元
日期:2016-04-28 14:18:17榜眼
日期:2016-04-28 14:18:17探花
日期:2016-04-28 14:18:17进士
日期:2016-04-28 14:18:17举人
日期:2016-04-28 14:18:17红宝石
日期:2012-04-13 17:18:06蓝锆石
日期:2012-02-20 12:20:11紫水晶
日期:2012-04-19 12:49:17祖母绿
日期:2012-02-27 22:10:14海蓝宝石
日期:2012-02-27 16:58:24
67#
发表于 2016-2-14 16:11 | 只看该作者
话题讨论:

问题一:为何网络慈善诈骗屡屡得手?
         依靠信息不对称和人们的同情心。

问题二:如何能有效防止网络慈善诈骗?
       只参与认可(官方或民间)的慈善机构组织的活动。

问题三:互联网时代,对于弱势群体求助已成主流,该如何区分辨别真假?
      先打上假的标签,然后再去伪存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737
季节之章:春
日期:2015-07-31 17:16:29ITPUB季度 技术新星
日期:2014-07-17 14:37:00季节之章:秋
日期:2015-07-31 17:16:14季节之章:夏
日期:2015-07-31 17:16:29股神
日期:2014-10-15 09:23:31衰神
日期:2014-10-20 22:47:12季节之章:冬
日期:2015-07-31 17:16:14红钻
日期:2014-12-16 17:51:41洛杉矶湖人
日期:2016-09-23 08:18:15布鲁克林篮网
日期:2016-09-23 08:17:18
68#
发表于 2016-2-18 09: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2016猴年福章
日期:2016-02-18 09:31:30
69#
发表于 2016-2-18 16:4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上的有很多好人,有时会不在意那么一点点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9
2009架构师大会纪念徽章
日期:2014-08-04 09:33:532010系统架构师大会纪念
日期:2014-08-04 09:33:532011系统架构师大会纪念章
日期:2014-08-04 09:33:532012系统架构师大会纪念章
日期:2014-08-04 09:33:532013系统架构师大会纪念章
日期:2014-08-04 09:33:532014系统架构师大会纪念章
日期:2014-08-04 09:33:53宝马
日期:2014-07-14 15:49:05秀才
日期:2015-07-31 09:12:09沸羊羊
日期:2015-03-04 14:51:522015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5-03-06 11:58:18
70#
发表于 2016-2-22 16:1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在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有许多的风险在里面,
虽然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但是标题中的“互联网慈善"有些过于牵强,不管在现实还是在虚拟的互联网都难免会有骗局,
此时一个加大对此类事件的惩罚力度,违法成本高了并不会绝对的杜绝骗局,但会起到一定的震慑力,其次也要加大用户的认知是非的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