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enlanyouyu 于 2015-10-7 22:22 编辑
1.您如何看待威胁情报对在未来安全行业的应用?
威胁情报就是帮助企业发现威胁,并进行处置。威胁情报的定位不是基于某一研究某一事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而是能够解决安全事件的基础性资源。例如从CERT、安全服务厂商、防病毒厂商、政府机构和安全组织那里看到安全预警通告、漏洞通告、威胁通告,僵尸网络地址情报、0day漏洞信息、恶意URL地址情报等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安全威胁情报。例如国内的乌云漏洞平台。
未来安全行业,将建立一套安全威胁情报分析系统,获得这些情报,并将这些情报卖给作为防守方的企业和组织。通过获取到的威胁情报,依靠专业的安全分析团队,分析之后形成情报的处置决策,并通过网络安全设备或终端上的安全软件来执行决策。在未来整个过程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化完成。
2.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安全行业对于威胁情报的理解有哪些差异?
我觉得差异在于对于威胁情报的处理上,传统安全行业偏重于防守。互联网企业则是对抗。传统的防御和检测机制基本上以特则检测为主,对于0day攻击,可能无法提前获知特征信息,防守的策略不再奏效,“防范”为中心的策略已经过时。网络安全是对抗,不可能完全防范。
3.根据威胁情报未来是否会推出成熟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未来,威胁情报会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这可能是网络安全公司推出的产品,一整套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户提前预知威胁,发现威胁,处置威胁。也可能是政府机构统筹推出的威胁情报数据库,企业付费获取威胁情报,并开发相应的产品。
4.威胁情报的应用如何实现联动,威胁情报的价值如何最大化?
我认为国内需要一个机构,不管是政府,或者民间组织,公益的或盈利性质,将威胁情报统筹起来,构建威胁情报库。网络安全是全局性问题,任何一个网络安全问题都不能靠单一的部门来解决。只有各方联动,形成合作,提供更有价值的威胁情报信息,构建更有实用性的威胁情报库,才能为政府机构、安全厂商、企事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美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级威胁情报中心,360建立了国内首个威胁情报中心,基于已经形成的威胁情报,则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应急响应。
5.威胁情报利用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亟待改善的地方?
目前在威胁情报收集和利用方面,抑或是各个网络安全厂商,政府研究机构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将自己掌握的威胁情报共享,没有实现各方联动,未广泛合作。威胁情报的分享和传递非常重要。
其次,对于威胁情报的利用上还有不足。威胁情报需要一个强大的安全情报分析系统,从情报中挖掘有用的信息。
6.从具体案例上讲,攻击者对于威胁情报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针对威胁情报,不断更换傀儡机(肉鸡)来发起0 day攻击,这样限制了威胁情报发挥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