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忽视了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有件事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就是项目性质不会因为你开始使用敏捷方法和技术而改变:
- 项目愿景不变
- 项目复杂度和风险不变
- 预算不变
- 团队不变
许多人都以为,如果他们使用敏捷方法管理项目,那么项目会更容易做。这是不正确的。敏捷不会降低复杂度或风险,但具有透明度,因此,在问题/“障碍(impediment)”/“用户故事中的障碍(blocker)”/挑战出现时就可以看到,你和你的组织就可以及时应对了。 在敏捷项目中,针对障碍采取行动是一种控制和管理风险的敏捷方法。风险管理也是传统项目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你在项目中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领域中的一个。 大多数传统方法从头到尾覆盖了整个项目,而应用最广泛的敏捷方法(如Scrum)则关注开发阶段需要实现的内容。在项目构思出现之后开发开始之前发生了什么?开发阶段结束之后发生了什么?如何交付给日常运维团队?最终用户怎么样了?实现了怎样的收益?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包含在Scrum中,但应该包含,因此,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传统的、已经证明有效的最佳实践的相关元素呢? 我建议对不同的方法保持开放的态度,避免教条式思维。最终,我们可能全都会因为喜欢而参与到项目中。我们喜欢挑战,我们喜欢在团队中工作,当我们成功时会获得很大的乐趣。 从企业的角度看,如果考虑了下面几项,那么可以最大可能地提高项目成功率:
- 如果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那么请确定敏捷项目的KPI。如果没有成立,那么也要考虑敏捷KPI。此外,还要确定如何进行状态报告。
- 在组织内开展自下而上的敏捷培训。需要高层及中层领导如何在行为上支持敏捷?需要团队成员承担什么义务以及敏捷团队有哪些职责?需要产品经理做什么?如果希望敏捷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那么只培训几名Scrum Master是不够的。
- 实施敏捷需要文化变革,因为文化会不断地蚕食策略,所以要清楚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变革,要有一些目标,评估结果并根据结果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