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lexQin

[转载] 《基于场景的工程方法》作者问答录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056
紫蜘蛛
日期:2015-09-22 15:53:2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3:48:5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5:48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7:47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8:45九尾狐狸
日期:2015-09-22 15:53:22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3:50:3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5:48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7:4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8:4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9:50 | 只看该作者

InfoQ:你是否能够描述一下,团队通常是通过什么方式实施基于场景的工程的呢?他们又采取了哪些步骤以展开这种工作方式呢?

Fletcher:当我们首次与某个团队开展SFE的实践培训课程时,首先总是与团队进行几次会议。以确保领导们了解团队的培训目标,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知识,让我们为团队推出一些定制化的内容。在这些会议中,我们会向领导们了解他们对于团队在交付具有高客户价值产品的执行方面有什么感想,并要求他们对团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在1至5分的范围内进行评分(我们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简单的模型,帮助他们进行评分)。随后我们将向他们提问,看他们希望团队在一年之内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可以想象,多数的领导都会声称,“1到5分都不够看,我们要达到6分才行,我们要在一年内成为史蒂夫乔布斯与苹果公司!”,这对于我们来说毫不意外。

而事实上,要改变团队的文化与最佳实践,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辛勤的工作以及有意识的专注力,这不是一个晚间就能够实现的。对于你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看到团队在实施某种迭代式的设计实践,例如SFE时,有一些通用的模式正在慢慢浮现。我们在书中也收录了两个学习案例,详细地描述了两个团队在这个成熟过程中的旅程。我们还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估工具,以帮助团队评定他们目前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思考与量化改进的机会。

在团队学习专注于客户的文化时,他们通常会经历几个典型的阶段,以下是这几个阶段的简单描述:

策略阶段。我们首先注意到的一个变化在于,团队与领导对于他们所追求的商机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如果领导们在我们的研讨会之后没有马上说明这一点(或者在会议之前),那么团队就很可能向领导提问,要求了解他们将创建的产品背后的商业策略,以及目标客户群体。事实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们合作过的许多团队与领导无法清晰地表达出他们所交付的商业价值,或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划分,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划分。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一些团队中,他们所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而他们的团队策略则类似于“再做一次这个产品,但这次要做的好一点。”

一致阶段。在我们所经常看到的下一阶段中,团队将从领导者们那里了解业务的方向,随后进行大量的客户调研与观察,并设计出产品的场景,从一个高层面描述怎样的产品才是成功的,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估。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它让整个团队对于重要的工作,以及如何进行评估方面保持一致。而如果所创建的产品与服务需要多个不同的团队进行协作,那么这一步骤的价值就更明显了。

让整个团队参与SFE研讨会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团队对于他们所创建的实际产品建立了一种共通的语汇表与理解(例如每个人对于某个场景的期望功能都有一种相同的理解),同样也对所浮现的文化规范建立了一套词汇表(例如:我不是客户;只把一些功能做好;编写SPICIER的场景等等)。

迭代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将制定迭代流程的特性与细节。当然,如果团队已经在应用敏捷实践,那么他们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但是许多团队只是将敏捷挂在嘴边,而经过仔细的观察后却发现他们更像是“敏捷式瀑布流程”而已。要真正地将迭代的节奏与常规的反馈带入他们的每日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他们来说,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确定基础设施,并在工作日程中建立起真正的迭代的节奏。

适应阶段。我们所见的某种模式能够包含所有的这些阶段,这就是适应。团队开始着手实现某些目标(例如以上阶段所列举的一些目标),在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不断地去适应一些对他们来说最优的方法与心态。SFE中提供了大量的选择,而成功的团队通过对自身应用SFE的方式进行不断修正与发展,以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式。

文化阶段。创造力、设计、创新以及创建用户喜爱的产品,这些任务都是一种团队活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自然有许多要学习的技艺,但真正成长迅速的团队对于如何进行专注于客户的产品开发有着非常独有的、非常强烈的文化,并且是不断发展的。在整本书中,我们列举了一些更为突出的价值,而这些价值都是有研究支持的。我所说的价值包括对快速失败进行奖赏;在决策前必须考虑多种思想的规定(更好的做法是将多个好点子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拥抱多样性(意指通过多种不同的思想角度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以及让领导者表现得更像是一种促进者,而不是决策者或任务管理者。以上只是部分例子,我们在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示例,并且在这一主题方面已经有许多优秀的书籍了。总的来说,经我们观察,团队从实施迭代式设计的早期阶段直到实现深度的文化变革为止,需要大约两年左右的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56
紫蜘蛛
日期:2015-09-22 15:53:2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3:48:5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5:48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7:47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8:45九尾狐狸
日期:2015-09-22 15:53:22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3:50:3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5:48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7:4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8:45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InfoQ: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专门讲述了你在进行面向场景的工程授课时所学到的东西,你能否举例说明一下你所学到的内容呢?

De Bonte:或许对我来说最好的一点就在于认识到让团队接受这些思想是多么困难,这并不是因为哪一门技术特别难学,而是因为专注于客户的迭代式过程与传统的工程方式是完全相反的,而大量的团队多年来都在以传统的方式工作,即使是那些声称采取了敏捷方法的团队也不例外。我们发现,领导一个团队完成这种转变,更多的取决于领导力与变更管理,而不是流程、工具或技术。毋庸置疑的是,能够最快地完成整个过程,并实现最大收益率(ROI)的团队必然有着最坚决、最有决心的领导,他们坚定地将专注于客户的迭代作为一种业务方面的战略优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56
紫蜘蛛
日期:2015-09-22 15:53:2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3:48:5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5:48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7:47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8:45九尾狐狸
日期:2015-09-22 15:53:22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3:50:3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5:48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7:4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8:45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本书作者
Austina de Bonte是一位培训师、教练、顾问以及变革推动者。在微软的16年职业生涯中,她曾参与微软首次向在线服务发起冲击的过程。期间内她领导了著名的MSN Messenger服务的早期版本的项目管理,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式的价值。Austina在2008年设想并创立了基于场景的工程方法这一思想,以加速微软向专注于客户、迭代式的设计与产品开发方法的转变。这一思想最终通过培训传授给了2万2千名以上的微软工程师以及他们的领导,并投入实践。Austina拥有MIT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与硕士文凭。

Drew Fletcher 是一位教育家、演讲者以及顾问,他目前居住在西雅图。Drew在微软任职20年,领导团队交付了许多创新型的产品,包括Visual Basic、Visual J++、Visual C++和Visual C#的早期版本。Drew拥有波士顿大学国际管理专业的工商管理学士(BSBA)学位。出于对登山及滑雪运动的喜爱,Drew自愿加入西雅图登山救援队,并担任了董事会的董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56
紫蜘蛛
日期:2015-09-22 15:53:2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3:48:52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5:48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7:47紫蜘蛛
日期:2015-10-15 14:48:45九尾狐狸
日期:2015-09-22 15:53:22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3:50:3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5:48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7:47九尾狐狸
日期:2015-10-15 14:48:45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9:52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