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o0 发表于 2015-2-17 08:36 ![]()
我感觉,楼主的财务上的权责概念不清晰,首先,员工报销10SGD,你10SGD的发票入帐,马上产生贵司对员工产生10SGD ...
你好,
这个案例的背景是公司在建设FSSC的一个支撑系统项目上遇到的,并不是说上SAP过程中出现的尾差。当然SAP很强大,但是公司有很多管理需求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SAP中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外围系统来进行补充。
在本项目的费控系统中,由于出具个性化报表、实时向SAP抛凭证等原因,每一条行项目都需要折算为本位币金额。举个例子,如果不实时折算,如果提交了2USD费用,系统10RMB的预算如何控制?
关于外币折算,总结起来有两种:
1、日常业务折算。
2、期末报表折算。
从你的描述来看,我理解是日常外币记账,折算出来的本位币不平,出现的本位币差额不理它,期末统一汇总结转到汇兑损益这个损益表科目里。理论上说这么处理是可以的,但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报表多种多样,并不是像法定财务报告这么统一,可以预计,每一张报表都需要考虑单独汇总尾差的汇兑损益。
至于期末法定财务报表项目折算,也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这么简单。虽然会计准则要求分经常性项目&非经常性项目、或者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等按即期汇率和历史汇率进行折算,但这些处理方法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定论。
本案例中讲的尾差,并不是汇率变化产生的差额,而是说处理同一个汇率同一个币种时,外币与本币都需要记录,出现了要么外币不平,要么本币不平的情况。要么5SGD+5SGD——>10SGD+尾差,要么4.42USD+4.42USD——>8.82USD+尾差。这与是否每天汇率变化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