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ildeitpub 于 2014-7-13 13:01 编辑
淘宝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农贸市场,很热闹但也乱哄哄,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天猫的出现,使其与淘宝的路线泾渭分明,单也难以脱离批发市场的形象。规则不透明,拿钱砸曝光,小二为拼业绩对品类企业的欺压仍然存在。当这样一个以出租铺位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突然宣布要进入物流,也无非是依靠淘宝+天猫本身产生的业务量形成规模优势。在今天人力成本上升的状况下,单靠物流配送不会盈利太多,恐怕淘宝更看重的是物流所产生的海量的信息,这一点更符合淘宝的“轻资产”的打法。
与之相比,京东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扎实地在做网络零售业。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如西王商圈中的百货公司一样,既有自营已有进驻。自营的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进驻的无非是背靠大树拉流量。前台的红红火火,需要后台的支撑,即仓储与配送。亚洲一号已经好几年为人所知了,但是当我们每天体验着“211”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这里面海量的投资呢。尽管目前京东的自营配送仍然具有区域优势,但在其IPO说明书中仍然在强调着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募集后对其的投入。另外,大家愿意去京东购物的一个原因,毕竟有这样一个大公司在为其商品质量做背书,这与淘宝上发生纠纷后的长时间扯皮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的当当,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老李是不是跳出来语出惊人一下,恐怕对其的印象正在逐渐消失,有点可惜。
说到刷墙,作为宣传手段之一,成本与效果是成正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