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ipihappy8888

【每周一议】微信封杀“小冰”:”小冰“还能复活吗?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2
保时捷
日期:2013-11-29 11:32:09优秀写手
日期:2014-02-22 06:00:13
21#
发表于 2014-6-3 16:19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太恐怖了,信息越来越不安全了,等第二代小冰出来后,你发觉不了的时候,你的信息就完全被收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itpub13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4-10-08 15:13:38
22#
发表于 2014-6-3 16:41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在微信群中遭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17
季节之章:春
日期:2012-06-20 17:38:14季节之章:夏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秋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冬
日期:2012-06-12 10:49:25马上有钱
日期:2014-06-16 15:59:19蓝色妖姬
日期:2012-05-19 11:02:10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玉兔
日期:2012-07-27 11:00:12玉兔
日期:2012-08-05 10:00:09
23#
发表于 2014-6-3 16:59 | 只看该作者
小冰二代,路在何方?

微软在声明中提到,他们会救活小冰,二代小冰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小冰二代将会怎么走?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比如,小冰研发初期的代号是社交助手,短期来看,它的定位应该不会改变,依然会依托于IM。可以选择飞信、陌陌、易信等,不过涉及用户隐私问题,合作利益问题,与国企相关的飞信和易信会更加谨慎。

如果不考虑社交这个切入点呢?或将与百度短兵相接。基于生活服务的智能移动搜索,好戏即将到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17
季节之章:春
日期:2012-06-20 17:38:14季节之章:夏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秋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冬
日期:2012-06-12 10:49:25马上有钱
日期:2014-06-16 15:59:19蓝色妖姬
日期:2012-05-19 11:02:10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玉兔
日期:2012-07-27 11:00:12玉兔
日期:2012-08-05 10:00:09
24#
发表于 2014-6-3 17: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微软反应如此激烈?

因为这款产品开发时间较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产品推出时,更是精心策划进行营销推广。才公测三四天,就被微信封杀,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讲,是满足微信平台规则的。如此“不公”,微软当然会感到不忿。

不过,这些只是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我们想象一下,对于微软,小冰这款产品是什么?

首先,它是一个产品集合。集合了微软搜索、Bing翻译和词典等产品,尤其是将这些产品在社交圈里,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推广,未尝不是一种创新,很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与接受。

其次,它是用户生活大数据积累入口和个性化推荐出口。微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IM软件,微信群更是用户活跃场所。小冰进驻微信群,通过大量的问答式聊天,形成了掌握用户生活大数据的入口。

同时,小冰也可能成为个性化推荐的出口,将掌握的大数据商业化,通过与用户的交互问答,实现个性化推荐。

总体来说,小冰是一个重要的用户入口,是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在PC时代,微软是霸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没有处在巅峰的位置。再不抓住机会,微软将成为远去的浪潮。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刚刚出奇兵,就被腾讯堵住前进的道路,微软的反应怎么会不激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17
季节之章:春
日期:2012-06-20 17:38:14季节之章:夏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秋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冬
日期:2012-06-12 10:49:25马上有钱
日期:2014-06-16 15:59:19蓝色妖姬
日期:2012-05-19 11:02:10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玉兔
日期:2012-07-27 11:00:12玉兔
日期:2012-08-05 10:00:09
25#
发表于 2014-6-3 17: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微软小冰会死?

小冰的死或许是必然,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分析如下:

第一,没有天时,监管部门及腾讯本身加强管制微信平台,小冰生不逢时。

随着微信的壮大,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一直没有放松。3月份,微信曾大规模封杀一批公众账号,这些账号涉嫌违法违规信息。近期,腾讯本身也出台政策,限制基于微信的营销,以及一些影响用户体验与安全的事项。此外,棱镜门事件,让人们对用户的隐私更加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冰出现在微信群中,不只是腾讯,用户本身对其也有诸多猜测,小冰的身上,藏着隐患。

第二,不占地利,小冰大举进入微信群,到腾讯碗里抢肉吃,谈何容易。

微信是腾讯的战略级产品,是移动端的重要入口。当前已经拥有了6亿用户,如何充分利用流量,将用户资源变现,是微信下阶段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微信事业群刚刚独立运作,在逐步探索盈利之路时,小冰来掺和一下,利用微信的用户流量,进行大数据的积累和移动生活服务探索,腾讯怎么会视而不见?更何况,无论是智能搜索还是个性化服务,腾讯本身都有这个开发能力,便宜怎么会这么容易让外人占了?

第三,也无人和,用户需要基于生活服务移动搜索,但也许不是在社交群里。

信息泛滥,智能搜索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性化的、基于生活服务的移动搜索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微软的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切入点应不应该在社交群里面?从开发产品角度来看,通过社交群能够最快的获取数据,让智能搜索服务更加精准。然而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呢?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简单实例。我有20多个微信群,里面都有小冰(绝大部分是我拉进来的,因为好奇)。起初大家问答甚欢,后来有人不堪无用信息刷屏之苦,请我将小冰移除。两天内有一半以上的群里没有了小冰的踪迹。这引起我的思考,我们需要移动生活服务,但为什么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表达呢?为了炫耀吗?为什么小冰不是我的私人助理呢?这样不是能够更好的为我服务吗?所以,即使微信不封杀小冰,我也不太看好这种在社交群里的服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17
季节之章:春
日期:2012-06-20 17:38:14季节之章:夏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秋
日期:2012-06-12 10:49:25季节之章:冬
日期:2012-06-12 10:49:25马上有钱
日期:2014-06-16 15:59:19蓝色妖姬
日期:2012-05-19 11:02:10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蓝色妖姬
日期:2012-06-12 11:21:48玉兔
日期:2012-07-27 11:00:12玉兔
日期:2012-08-05 10:00:09
26#
发表于 2014-6-3 17:03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小冰之争揭示着三个关键词,生态、数据、技术。

先说生态。小冰实质是一款交互软件,娱乐性强于功能性,但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和苹果的siri相比,小冰除了输入方式不同和不需要语音识别技术外,在最核心的语义理解技术运用方面两者是同一量级的。腾讯是移动通讯王者而微软痛处恰在移动端。微软为将PC端的霸主地位延续到移动端不惜押下血本强攻Surface和购进诺基亚,至今未能达到预期。这次微软大幅转变进攻线路,以一款娱乐APP暗度陈仓借道微信,非常可能引起腾讯的不安。微信,Next Tencent。如此战略要道若被微软利用,谁知道不会重演30年前比尔盖茨借IBM的渠道打造席卷天下的DOS和Win?谁敢说企鹅生态圈不会成长出Next Microsoft?

第二个关键词是数据。微软和谷歌、百度都是技术背景的超级IT企业,数据对这些企业有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实际是通过自训练提高识别目标,数据量越大越能提高准确率。小冰如果通过微信的海量信息训练理解中文的能力,未来前景不可限量。腾讯官方的封杀理由中重点提到小冰涉嫌侵犯用户隐私。隐私权事关小冰的合法性,微软在这个问题上如有闪失很难扭转局面。微软显然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针锋相对的回应“使用了比微信本身更为严格的隐私保护机制”。微软在回应中特别强调小冰的“人工智能语义全部来自公开的搜索引擎网页信息和智能语言组合”。微软承诺小冰“不涉及任何聊天记录信息”,“如用户对话中没有提到小冰,小冰会立即将该对话全部直接清除,而不会做任何存储和任何处理。如果对话中提到小冰,小冰会根据该对话给予回复反应,然后立即清除该对话,同样不会做任何后续处理。微软小冰不会,也不需要使用用户对话信息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如果微软的解释属实,小冰在上线之前即通过必应搜索等积累的大数据进行了充分训练,且在上线后不利用甚至不保留对话信息。技术鉴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核实小冰的数据传输机制,但后台处理过程可能只有靠微软的信用了。

第三个关键词是技术。腾讯是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王者。有马化腾和张小龙在,腾讯就很可能在移动产品用户体验上保持不可动摇的领先。正如任何事物总有弱点,腾讯虽然非常看重技术以致马化腾曾在内部说腾讯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技术公司,虽然腾讯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专利积累稳居第一,但腾讯在非IM技术的领域仍然不具有优势。腾讯为扭转搜索技术的劣势曾请吴军领衔腾讯研究院,惜乎壮志未酬人又去,至今人们记住的只有广州研究院留下的张小龙传奇。腾讯在基础技术研发方面并没有特别的突破,貌似江河日下的微软大叔却在基础技术有方面有极强的实力。微软从来没有省在研发上的费用,2012财年的研发投资高达98亿美元,每年申请专利数量在2000至2500项。要验证一下微软的肌肉?2012年提前命中美国51个选区中50个选举结果、2013年成功预测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24个奖项中21个的David Rothschild正来自微软的纽约研究院。微软每年从另一家技术王者谷歌Android系统上能收近5亿美元专利许可费。在运营本土化、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方面,微软离腾讯距离很远。但在互联网基础技术方面,腾讯离微软的距离可能同样远。

小冰之争是即时通讯天王和软件老大之间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吵架,透露的是互联网新旧贵族的势力交替。微软在十年前只借一款非主营的MSN就足够压下腾讯,谁会想到还有在微信面前受气的一天。但更深入的看,微软在被谷歌、苹果赶超之后,已经痛定思痛地在软硬件和企业文化上自我革新。微软小冰已经放下身段做娱乐,如果微软抓住一次机会充分利用在技术积淀上的雄厚实力,中国互联网企业和微软大叔的竞争将变得异常漫长而曲折。这也许是小冰给我们最深刻的启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巴西
日期:2014-05-30 17:09:45
27#
发表于 2014-6-4 09:28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小冰的不足,足以毁灭整个微信的社交平台的生态链,当我们发现微信朋友都成为机器人的时候,那时必被时代所抛弃,这一点和微信的社交信用体系所背离,也和微信用户的社交价值体系严重分歧!封杀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总不能等别人将自己快搞死的时候再出来挣扎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4
优秀写手
日期:2014-04-24 06:00:24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巴西
日期:2014-05-30 17:09:45itpub13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4-10-08 15:13:38itpub13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4-11-17 17:01:01
28#
发表于 2014-6-4 09:30 | 只看该作者
腾讯说信息安全,真不是笑话?
企鹅占着大平台你微软想横插一刀?
坐等企鹅版小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9#
发表于 2014-6-4 10:09 | 只看该作者
符合腾讯的一贯作风,我预测其实腾讯在微软小冰未上线前就已经做好封杀他的准备了,等他上线后,了解其核心技术与实现流程后封杀,然后半年或一年后推出自己‘腾讯小冰’,然后微软宣布小冰已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2-25 14:51:24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 韩国
日期:2014-06-24 16:46:51
30#
发表于 2014-6-4 1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yjia 于 2014-6-4 11:47 编辑

小冰体现了微软的创新,是在中国接地气的表现,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鼓励。另外,小冰的名字很清新,比必应或者“病”的谐音好多了。冰、冰...多好听

微信只是个其中一个平台,还有好多出路呢。比如跟其他平台合作呢?突破细分市场,比如教育小冰、健康小冰...?

结合后台大数据语义挖掘分析,小冰可以迅速学会中国人的知识。小冰也是BING在中国进一步营销突破的可能。

另外,微软支持国内的移动互联创业者,可以想象能扶持多少新的品牌出来?小冰是一次非常棒的市场营销,“小冰”已经有了潜在的用户基础,是一次市场的试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