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ccwlm741212 发布
[B]
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该不该,合适不合适,有时候很难去评价和实施,速度、时间、空间、复杂性、工作量、专业性、简单性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可总有一个取舍和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和坚持这样的选择,可有一点:必须为用户解决问题,得到准确的数据,至于选择怎样的设计思路,没人能说自己是最好的,只有用户才有权利说。
SAP设计和使用很复杂,可是最好的ERP,这是用户们说的 [/B]
恩, 原则是正确的, 但问题在于思考方法上, 当一个系统的处理逻辑上出现了和用户的业务逻辑不付的情况时, 需特别谨慎, 如这个贴子中的属性表, 虽然它解决了产品属性编制逻辑的问题, 但是它同时增加了新的用户使用逻辑, 该逻辑是否能符合用户的要求是无法判别的, 因为用户自己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凭空多出来的东西, 不是吗?
别怪偶在这个问题上犯贫, 在ERP版块上见过很多朋友关于企业要接受新的理念来适应ERP系统的讨论, 实际上, 很多都是由于系统中凭空多了个原本没人关心的业务而堂而皇之的把这项新业务变成了新理念的.
举个例子吧, 就拿上面的的产品表来说, 这个表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实际上公司里只有供销部门在使用和管理这个表, 而财务的成本核算等都是通过原始凭证来处理的. 如果建立产品表, 并使产品表和库存表, 凭证表发生关系, 就会要求财务在记帐时如果发现物料价格变更或新物料时必须及时修改产品表, 这样不知不觉产品表的维护就变成了财务的工作了, 于是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就成为在所难免的事(比如, 产品购入时要经过供销部门审核之类原先并不需要的手续等等). 因此, 如果单纯从系统处理的概念上来考虑对某个方案进行取舍, 是很难和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最好方法是严格按照实际业务逻辑进行设计, 如不为产品表和库存表建立关系, 并允许大量冗余存在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