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尊重
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仅仅是交换关系这样简单,那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也将变得非常简单。可是,员工是人不是机器,因此他们还有超出工资之外更高的需求。那些只知道支付工资的管理者是无法带领出一支优秀的团队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除了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之外,他们还拥有另外一种更为强烈的需求,那就是获得他人的尊重。一个不受人尊重的人生存在人世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因此,许多企业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将尊重员工视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如摩托罗拉、惠普等公司。
“他们以为用工资就可以买到我们的心,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付出了努力只能得到工资而得不到尊重,那么,我们就只会付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把该做的事做好,但不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好。要获得我们的责任心,管理者首先需要对我们付出真心,一个不尊重下属的管理者怎么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名员工跟我们说了以上这段话。
——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工资,他们还需要获得尊重。
追求平等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许多管理者都认为企业付出的工资已经足够高了,但是员工依然没有积极性。
“有些人我们甚至不惜血本,工资一提再提,但是他们的责任心依然不见有任何改善。”这是他们共同的烦恼。
“你们在支付工资的过程中有没有注重平等?”我们问。
“平等?谁能力强谁就多领工资,谁能力弱就必然少领工资了。”“能力强弱固然是支付薪酬的标准之一。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如果不能够根据他们创造的价值进行工资支付,那么就是不平等的。”当管理者不能够根据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进行工资支付时,他们已经在企业内部制造了不平等。我们知道,人类有两大需求是永恒不变的,一是自由,二是平等。
对于自由,由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因此只能享受到一个公众平等的自由度。但是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对平等的需求是最大化的。一旦发现自身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他们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而采取的反抗方式就是得过且过或者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一旦如此,员工的责任心自然无处可寻。
要获得员工的责任心,就必须在企业内树立公平、公正。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做到公开。因此,成功的企业总是保持着透明化的管理。
当管理者基于对等的原则为员工支付报酬,并将尊重员工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且能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时,员工们将会体会到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因此他们的责任心也必将被唤醒。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还不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累赘,应采取辞退措施。
人人都是希望能够得到价值体现的,因此,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员工的价值体现,用价值来促进下属的责任心。
梦想激发责任心、责任从梦想开始。
——叶芝哲思散文家爱默生说:“没有激情和渴望,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实现。”同样,没有激情和渴望,就不可能有责任心。那么,激情和渴望从何而来?答案是:梦想。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没有激情和渴望的。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告诉我们:“责任从梦想开始。”没有梦想,就没有激情和渴望,而没有了激情和渴望,自然就没有了责任心。因此,要拥有责任心,首先需要拥有梦想。成功的企业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视梦想比利润更为重要。例如,默克公司将他们百年创业的总结命名为《价值观与梦想:默克百年》。
有梦想的企业总是能够获得员工的激情,可惜的是,大多数企业缺乏梦想。这些企业只知道用物质激励员工,而不知道用梦想激发员工。
刘磊是一家企业的人事总经理,在一次聚会上不断地跟我们埋怨她所服务公司的员工缺乏责任心和忠诚度。每年她所服务的公司人员流动量都很大,许多老员工也不时离职,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一方面是员工缺乏忠诚度,不断离职;另一方面是难以招聘到优秀的员工。2007年年底,总经理在公司年终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她,认为人力资源部成了公司发展的重要瓶颈。“再这样下去,不出半年,看来我也要卷铺盖走人了。”她叹息道。
后来,我们了解到离职的员工大多是因为感觉到该企业缺乏志向和目标,认为自身在该企业难以得到成长和发展。
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梦想的企业一起面对未来,就像没有人愿意与一艘即将沉没的轮船呆在一起一样。那些没有梦想和目标的企业随时都可能被竞争的浪潮所淹没。
我们与刘磊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建议她完善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同时将这一切传达给所有的员工。最初,许多员工对公司所制定的目标和愿景不置可否,刘磊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全体员工的认同。如今,该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大大降低,并成为行业内最为吸引人才的企业之一。
当一名员工感觉到在企业中难以成长或是所服务的企业缺乏目标和梦想时,他们会感觉到人生没有价值。只有当人们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服务和努力时,他们才能够释放出全部的激情和力量。
梦想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还可以发掘出员工的潜能。当员工在共同的梦想指引下,并将企业的梦想视为自身的梦想时,他们不但能够形成共命运的感觉,还能够做出意想不到的业绩。
波音公司就是一家善于利用梦想的公司,他们致力成为永远领先于行业前列的企业。他们说的是“永远”领先,而不是一时或是暂时的领先。正是为了这一梦想,波音公司开始了波音747客机的生产计划,尽管这一计划占据了公司大量乃至全部的资源,但是董事长爱伦坚决支持,“即使是耗尽整个公司的资源也要造出来。”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波音747客机成了航空业经久不衰的产品。为什么波音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所有的员工都将成为行业领袖视为自身的价值体现,他们形成了一种共命运的感觉。
有了梦想,员工就感觉到拥有了未来;没有梦想,员工则会感觉到未来很迷惘。因此,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员工心目中种植梦想。只有懂得了种植梦想,管理者才能够获得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
真正优秀的管理者都是造梦者,他们不仅为公司创造出一个令人激动的梦想,还能够将梦想很好地传达给下属。作为中层管理者,他们也能够迅速地将企业的愿景传达给每一个员工,让员工随时充满激情,朝着企业的目标进展。
要获得员工的激情,最好的办法是在他们心目中种植梦想。当员工在为梦想而奋斗时,他们必将全力以赴。因为,他们在从事一项令人崇敬的事业,而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
——梦想激发责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