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到备份即服务,以达到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需求?
一个适合客户使用的容灾备份系统要保证灾难发生时系统能够做到最快恢复和最小损失。RPO和RTO是衡量容灾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是指灾难发生后,容灾系统能把数据恢复到灾难发生前时间点的数据,它是衡量企业在灾难发生后会丢失多少生产数据的指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则是指灾难发生后,从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之刻开始,到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业务部门运作,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RPO可简单的描述为企业能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RTO可简单的描述为企业能容忍的恢复时间。理想状态下,希望RTO=0,RPO=0,即灾难发生对企业生产毫无影响,既不会导致生产停顿,也不会导致生产数据丢失。但显然这不现实,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企业要做的是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RTO 时间越短,即意味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至可使用状态。
如何既要提升业务跨平台灵活性,又能保护数据安全性?
现在有很多跨平台的日志复制软件,几大数据库厂商和存储厂商都有自己的产品。
我认为业务数据迁移,分为小批量 多层次 和大批量 少层次的分别
如果迁移的项目很复杂,层次过多,那么我们可以小批量一点一点的移过去,如果发现问题影响面较小
如果迁移的项目比较简单,层次过少,那么我们可以大批量去移动过去,比较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