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关系, 在2002年的时候, ERP教材本来就不多,忘了其中哪一本展望ERP未来发展时提到, 下一阶段是SCM(也就是后来说烂了的供应链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把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连通起来。(假设比如苹果, 富士康, 三星, 百思买, AT&T一起串起来搞一个平台).
ERP的发展路程, 从订货点法,到MRP,到MRPII,到ERP, 每一步发展都显示出了很典型的承上启下的部分, 到ERP为止企业内部资源已经都包括在内了.
于是下一步很自然地就是考虑上下游企业, 协调整个供应链流程的系统, 当时的构想有点类似于B2B的电商平台, 当时叫做SCM, 后来这个名字到处都被使用了就不是原先的含义了.
后来的电子商务平台, 像阿里巴巴, 淘宝, 京东, app Store, 虽然各有不同, 但毕竟也是连接起了上下游的供给与需求, 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能够加强“Planning”的应用,不管是B2B还是B2C, 说它是下一代的ERP我个人觉得比较接受。
因为不管是哪个系统, 它的名字就决定了,它终究得通过放出一个P(Planning)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不过这也只是纸上谈兵, 虽然现在制造业的上下游企业强势欺压弱势比较普遍, 上下游有很大改善优化的余地, 但强势企业已经吃掉了绝大部分利益,无心去改变, 弱势企业承担了额外的成本但是却无力改变。况且企业内部还没管好,就去考虑上下游的优化, 过于超前和理想主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