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ujnyan 于 2012-5-14 16:16 编辑
ERP 是生产需求的主要来源, 比如销售订单、最低库存、其他生产等生产订单;
APS 是生产排程的制成, 利用现有的资源(物料\人力\设备等),综合其他规则及因素来制成一个较优化的生产安排;
MES 是生产计划的执行,运用精益管理思想来高效、高品质、低成本...地组织产品生产制造;
理论上三个系统可合在一起,也可各自独立分开实施运用。
可以MES+APS整成一个系统, 就是所谓"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范围比MES更广,涵盖生产排程和MES。
只是往往实施时,APS会单独抽出来, 这跟APS的实施效果和特点有关,因为
(1) 实际生产安排中涉及的变数(比如紧急插单\设备故障...)较多,要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的排程确实很难,
就算排程出来了具体执行时也很难按APS计算出来的理想计划去执行;
(2) 一般短期内很难对APS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
所以一般是把建议把MES + APS分阶段去实施, 先把MES搞起来,然后再回过头搞APS。
ERP产生的生产需求并及其他基础信息(BOM、工艺、资源、人力等信息), 通过接口同步给APS;
MES再把生产进度信息同步给APS,APS综合这些信息及其他约束条件\规则算出生产排程,
然后把生产排程再分解成为制造工单(MO), MO导入到MES, MES根据MO进行生产跟踪\控制\验证\...
最后MES把生产的进度信息反馈回APS...如此循环,形成闭环。
要做的只是和SAP做集成, SAP是个开放的系统, 第三方系统集成比国内的许多ERP方便多了, 呵呵。
你们接触了那几家MES都不错,这些MES大多根据国际MES标准模型(ISA-95)构建, 功能很全面,
但这些MES大多会忽略了2个很重要且务实的功能:
1、快速、精准、友好的数据收集:
(1) 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如RFID、条形码、PLC、无线移动采集设备、网络采集终端、电子标签...)快速便捷精准地进行数据收集,
(2) 提供友好的数据收集画面;
这些传统的MES:
(3) 数据收集方式很传统和单一,大多通过人工在PC录入或简单应用扫描枪扫描收集生产数据;
(4) 数据收集画面不是很友好,不能让客户根据自身的作业特点定义友好的数据收集画面。
2、对工艺流程变化的适应方面都比较弱
因为生产工艺变更, 比如增加了一些工序或某些工序工艺有了调整, 程序不能很好应对这种变化,
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开发,这对工程变更比较经常的企业来说,无疑大大增加系统后期的升级二开成本。
我们觉得能具备以上2点优势MES才能更好达成精益管理的目标,特别是条形码\RFID\无线PDA等
自动化采集技术的运用对MES特别重要。
我们是专门做基于物联网RFID\条形码技术的MES, 咨询电话: 020-855269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