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架构师大会随笔
2011系统架构师大会随笔
由ITPub,IXPub,ChinaUnix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架构师大会2011.09.09-10在北京召开,本无意参加,又觉得是一个向同仁们学习的绝佳机会。便打点行李,去了:-)。
会议是在一个五星级的酒店举行,一问住宿费,打完折1400RMB! 乖乖,再不差钱,也不能花这个冤枉钱,于是换个附近的酒店,一看价格260,大喜!刚想入住,却被告知是Dollar,晕死!算了,先去开会,晚上再找住的地方。
会场还算气派,大约有1000人参加,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架构师,核心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上午是集中开会,正好坐在一个做运维的兄弟旁边,他们是做B2B电子商务的,使用的.NET+SQLServer2008架构,趁会还没有开始,胡侃了半天,主要是对方用的什么技术,什么框架(WEBForm还是MVC),聊得比较投机,呼唤了名字,以后保持联系。做技术的人都有一个特点,自己做出什么优秀的功能总想告诉别人分享,对于别人做出的东西总是非常好奇,希望得到对方的代码。
主持人当当当当之后,第一个演讲的是百度贴吧的负责人李翰,讲解他们的技术价格,据说已经达到了150亿个帖子,如此巨大的数据量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是这个主题是在太大了,又或者百度有点保守,或则时间关系,很多技术点没有展开。第二个演讲的是虎扑网(做体育的)的CTO洪涛,伙计穿的非常个性,一看很像搞体育的。主要讲了他们从2004发展到现在,从小到大,技术架构的变化,一开始非常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就是WEBAPP+DB。看来一个公司的发展需要通过时间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最佳实践。随后陶宝的曾宪杰讲解了中间件的发展,在大约2007年,淘宝的架构还非常的简单,但是已经面临非常大的危机,比如海量数据的处理、数百人维护100万行的业务代码,代码重复编写,甚至一点简单的改动会影响全局。所以,淘宝开始开发自己的通信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数据分层防卫中间件,实现业务与后台的分离。可以说淘宝讲的非常细致,非常深入,也给我们许多启发。其通信中间件也让我非常感兴趣,会后通过和宪杰的交流,了解到这是一个用于分布式通信的中间件,用于前台业务和后台的通信,对于中小公司的业务来说,并不一定适用,稍微有点失望,但其中所蕴含的分层道理,对于各行各业的开发还是通用的。
下午是分会场举行的,我参加了应用开发大会。第一个演讲的人还是虎扑CTO洪涛,讲的是一个开源的PHP企业开发框架,有点和.NET的动易相似,不过要比动易强大的多。会后,我让洪涛推荐一个类同的.NET开发工具,洪涛为难的说我还真是不通.NET,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你。
随后,是HP的高级工程师汪洋讲解的《高性能站点优化纵横谈》,从分析用户习性、HTTP优化对.NET的调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讲解的十分精彩。会后,我提了一个在网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你认为WEBForm是否已经过时,系统访问性能的瓶颈首罪是WEBForm吗,数据库性能,网络性能是否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汪洋做了以下回答:“WEBForm肯定不会过时,而是和MVC长期并存,各有各的应用场合,性能上WEBForm并不是主要问题”,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有人说其过时,可以一些有名的JS开发工具商,如EXT.NET,JQGrid,却又开始将其组建封装成服务端组件。WEBForm有它固有的问题,可是其高效的开发,迅速的推出产品时其他任何开发模式都不能代替的!
下午第三场会议是西门子首席架构师李伟老师的《软件架构最佳实践》,自己虽说做软件开发也有八九年了,可是老师的演讲还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对软件架构以及最佳实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每一个软件的成功架构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都是经过一系列的教训获取的,最后才形成所谓的最佳实践。在做软件开发时,一定要借鉴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要根据自己项目的实际情况,一点一点地积累,深挖,形成符合该产品特点的最简实践。 因为我“孜孜不倦”的提问题,主持人奖励了李老师的一本书《软件架构的艺术》,书写的很好,回家慢慢读!
第二天主要听飞信的工程师孙朝晖讲解了“多级缓存体系的优化”,新浪陈尔冬“新浪那朵雨做的云-新浪私有云实践”,了解到了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正在从事什么开发,以及他们做的平台正在用于什么场合。会后,来自各个企业的架构师与讲课嘉宾坐在一起就IT行业的开发平台、后台开发与业务的妥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开发平台的选择,我就我的了解(飞信平台最初采用.NET平台开发,目前正在向JAVA+Linux+MYSQL平台迁移)向飞信开发人员进行了咨询,飞信的回答是:在互联网行业,大家使用的都是各种开源工具,主要目的还是对开发的掌控性,一句话不想把自己的脑袋别在别人的腰带上!C#语言确实要好于Java,但是飞信属于互联网,周围的同胞都是java,php平台,他们感觉非常的孤独,除了问题都没有能问得人。至于行业性软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不要盲从。
通过本次架构师大会,收获颇丰。
首先学习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知道了同仁们在做什么,对IT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深入了了解;
其次认识了很多IT的朋友,程序员、架构师都是最具有共享精神的朋友,以后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东风好助力,送我上青天;
第三,也修正了以往自己的一些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架构师,在做架构选择时,一定要对选择的平台框架具有很好的掌控能力,至少在出现问题时,自己有能力去修改,去完善,而不是一筹莫展。
当然,本次大会也有一些遗憾。讲师都是来自各大互联网企业,而听课的大部分却是来自各个中小企业,无论在业务需求、面向用户、系统架构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能够真正的为企业架构师解决行业软件架构所面临的问题,有隔靴挠痒之嫌,针对性不强。其次,架构师大会更应该是一个交流大会,现场却办成了一个宣传灌输会,只是在1小时的讲课之后,让大家提三个问题,颇有学校讲学之嫌疑,没有起到互动、交流的效果,组织者需要在这方面好好下下功夫。我到建议让来听课的架构师根据类别进行划分:行业软件架构师、互联网架构师,让各个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估计效果远远好于现在。
[ 本帖最后由 RJ45 于 2011-9-15 00: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