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作业成本法跟标准成本的主要区别就是作业动因:比如同是冲压工艺,20T、320T、1600T的空压机在人工和制费上面差异很大,所以要划分为不同的作业类型和成本要素,划分为不同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其作业要素的统计指标也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以时间、有的以面积等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还是标准成本:材料都需要维护计划价;半成品、成品都需要标准成本;委外件都需要标准委外单价;
2、作业成本法无所谓应用层次,跟事后实际成本核算相比,其观念完全不一样,作业成本法的每一个交易都产会产生CO凭证,在一个事件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可以根据其目前的交易状态查看其目前成本如何,真正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事后核算了
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推广中的最大困难是基础数据的细化、准确和到位,例如作业要素的分类、作业要素的统计指标、基础物料主文件数据等要准确、细化、完整和到位;至于收益和投入成不成比例还是看公司自身的管理和运营,及系统数据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多大的作用。
4、作业成本和全成本几乎是不搭界的2个概念,作业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都是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全成本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损益类的费用在内,只是一种管理概念,实际我们讲的成本只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他费用是不包含在这里面的。
5、非制造业基本不需要作业成本,这种企业很难有那么多复杂的业务需要用到这种核算方法;
6、对于制造业中作业要素差异很大的企业倒是很有必要,否则很难有一个比较接近企业真实成本的数据进行决策参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