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mr_cyf 于 2009-7-23 18:24 发表 ![]()
能描述一下核三采用了哪些技术和框架吗?是否使用了STRUTS,SPRING什么的。
核三使用的是经典的j2ee技术,没有什么新意。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分为:技术总体结构设计、技术框架设计、网络拓扑设计、部署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设计过程。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的技术总体结构分为四层:LEAF(LB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Framework)平台、J2EE平台、操作系统、基础设施四部分。以下重点描述LEAF平台的架构分层模型及基础设施的拓扑结构。
LEAF平台架构总体分成五层结构:
(1)视图层
视图层实现系统与用户的交互,位于客户端。主要处理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及将用户的操作结果反馈给用户。社保核心平台三版支持浏览器的客户端与任何 win32程序写成的客户端对系统的请求。社保核心平台三版提供了X-ART视图组件来丰富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的交互与展现能力。
(2)控制层
控制层主要由LEAF框架实现,LEAF框架是社保核心平台二版SIEAF框架的升级版本,它分为控制逻辑层及服务层。
控制逻辑层主要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协议识别、编码处理、任务分发等处理;服务层为总体应用提供日志、异常、安全、通用业务回退、数据权限、缓存等服务。
(3)业务层
业务层分为请求处理层、视图服务层、业务组件层。
请求处理层是联系框架与业务层的纽带,主要处理页面跳转、数据转换、日志处理、异常处理等工作。它是视图服务层(POJO或EJB)的Client端;是视图服务层的代理。
视图服务层分为接口层与实现层。接口层为客户端的一次请求提供纯业务接口,这一层不依赖于任何组件技术(如EJB、POJO等);实现层是接口层的组件相关技术的实现,这一层实现了具体的组件技术(如EJB、POJO等),通过组装业务组件的服务完成视图层的要求。
业务组件层为视图服务层提供了可复用的业务服务。业务组件层包括以下几部分:业务组件接口层(facade)、业务处理层(PO)、数据访问层(DAO),持久化接口层(OP)。所有业务逻辑,运算和类之间的调用,由PO层完成。所有业务实体(或者能够抽象成业务实体),抽象成Entity对象。为了尽量减少网络传输,数据传输尽量采用数据传输对象(DTO),DTO只保存必须的属性。
(4)持久化层
O/R Mapping层,将面向对象的设计结构与数据库中面向关系的数据结构进行映射,负责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存取工作。
(5)数据服务层
负责持久化的业务数据的存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