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fals 于 2009-5-20 08:30 发表 ![]()
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以前的主导者是一个一个的医疗单位,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上信息系统,讲的是“数字化医院”,当然也是一个一个医院自己掏钱。
现在做行业的信息化,以一个一个的区域为单位,主导者就成为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了,主要是各个卫生局。
但是,如果以为搞定了卫生局就可以顺利地把区域卫生信息化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我一直认为,搞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在搞一场改革,而任何一种改革,其实质都是即得利益的再分配。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就会非常复杂。
以我做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经验来讲,在做这一块的业务,取得卫生局的支持是首要的,必须的,毕竟钱还是卫生局掏。但是数据是要从各个医疗单位拿来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医院都愿意把这么详细的数据拿出来。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信息系统,都知道数据是反映医院业务细节的载体,业务数据一旦上报,医疗上的种种问题都会暴露出来。仅仅是在数据共享方面的问题,就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造成极大的障碍——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在这次会议的论文集里比较详细地讨论过,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这篇文章估计最近也会发出来,等发出来之后,我再把电子版放上来吧。
另一方面,一些卫生局为了减少技术风险,特别是一些强势的领导,会要求下属的医疗机构更换HIS,也可能因为不同的HIS能提供的业务细节数据不一致的原因,也会要求更换HIS。一旦涉及这个问题, 利益冲突就更大,各方即得利益者都会在桌面下搞很多的暗箱操作,阻碍新系统的上线。这个我感受很深。虽然饶克勤讲,他做标准实际 上只做编码,男性编码为1,女性编为2,不影响院长的业务,院长们不会反对,这话没错,院长们确实不会反对业务数据如何编码,但院长们大多数都不愿意共享数据,但又不能明着说,于是大多数院长们都会发挥中国人的智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数据共享的各个环节做文章,其中标准编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业务流程规范化也是重要的一环。
这些变化,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来讲,影响并不大,但对实施来讲,影响就大了。能做HIS的项目经理,不一定能当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项目经理。能搞定院长的商务,不一定能搞定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商务。因为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发生了变化,围绕客户转的企业产品、销售、实施、甚至商业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影响会很大的。
所以说,这是市场又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公司倒下去,或者转型,也会有很多的新公司冒出来,大家的机会也会比较多了啊——跳的机会啊,呵呵。
从仁兄的见解来看,对卫生行业的信息化还是有不错的见解,应该是行业中混了N年了,顺便谈点个人意见,同意你的大部分观点,但是对你说的卫生局主导区域卫生项目的观点不敢苟同,曾经有领导问我对区域卫生信息化你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我说有两个拦路虎和一个狐狸,两个拦路虎是财政和社保,一个狐狸是当地大医院.卫生局在这个事情里面其实是夹在中间,很难主导,没搞定这三个对象,可以负责的说这个区域卫生项目肯定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