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richardma_1204 于 2009-3-31 18:03 发表 ![]()
现在,用电信息采集、集抄、负控、需求侧这些方面,基本上都统一了。
就低压而言,国家在08年就有了投资目标和政策,全国600亿投资,低压集抄。
所以,就这个信息看,集抄信息采集的工作,已经可以肯定了。
至于各种信息采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个包括国网在内,都有一个自己的想法。现在多数人比较认可:实时采集电压、电流、负荷信息、功率因数等,有助于预防窃电的发生,有助于分析电网的用电结构,为避峰用电提供一个数据上的依据。
现在的成本是比较高,在99年的时候,有的地方就采用了架设基站的方式来进行无线传输,现在经过对比(以现在的各种条件和物价),发现,采用终端的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光纤通信,如变电站,其他采用各种无线方式:gprs,cdma等。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一些组织机构,也没有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
我有一个设想,现在终端集成了很多的功能,如果我把终端做成一个透传的中间通信模块,主站采用645规约,直接操作表,这个就降低了终端的成本,而主站的成本增加,也有限,特别是安装量比较多的情况下,更应该采用这种模式。
各位,给意见。谢谢!!!
对于最后一点设想,个人觉得这和降低终端成本没有多大关系,目前的规约本来就支持带穿透抄表功能(数据转发),终端保存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同时终端还可以监测交采回路的异常,以后应该就是要产品多样化,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只要上行主站链接的方式统一就可以了。当然现在645规约也越来越复杂,在2007版就支持了控制,所以以后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多样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