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ghzb1999

[业务问题] 如何说服公司高层放弃现在成本计算方法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11#
发表于 2009-3-18 14:0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分摊费用,产品的成本为什么还会偏高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0
生肖徽章2007版:兔
日期:2009-05-24 20:06:00奥运会纪念徽章:举重
日期:2012-08-22 20:11:52迷宫蛋
日期:2012-12-03 12:37:05咸鸭蛋
日期:2013-02-01 08:56:25灰彻蛋
日期:2013-07-13 19:28:24比亚迪
日期:2013-08-29 12:53:28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3-09-09 08:15:36马自达
日期:2013-12-18 20:27:52路虎
日期:2014-01-17 12:33:11双黄蛋
日期:2012-02-28 14:39:48
12#
发表于 2009-3-18 17:28 | 只看该作者

我写了一篇文章,希望对您能够带来一些思路

很多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为了简化核算方法,经常不会将期间制造费用分摊到未完工的产品(也就是在制品)中,而全部由当期完工的产品承担。现在,我们分析分析,分摊和不分摊的优缺点。
假设:一个产品是由直接成本(Fz)和间接成本(Fj)构成的。直接成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制造费用、辅助费用。
第一种情况:如果制造费用要在未完工产品和完工产品中分摊,那么我们可以将一个未完工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Wc=((F(z-1) +F(j-1) )+(Fz+Fj))/ (Fn+X*Wn))*X*Wn
Wc: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F(z-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包含的直接成本;
F(j-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包含的间接成本;
F(z-1) +F(j-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的总成本,也就是本期期初在制品的成本;
Fz:本期投入的直接成本;
Fj:本期投入的间接成本;
Fn:本期完工的产品数量;
Wn:本期在产品的数量;
X:在产品的约当数量。也就是一个未完成的产成品大约等于多少个完工的产品数量。
可以将一个完工产品的成本简单描述如下:
Fc=((F(z-1) +F(j-1) )+(Fz+Fj))/ (Fn+X*Wn))* Fn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第二种情况:如果期间费用只在完工产品中分摊,那么我们可以将将一个未完工的产品成本描述如下:
Wc=((F(z-1) +Fz)/ (Fn+X*Wn))*X*Wn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可以将一个完工产品的成本描述如下:
Fc=((F(z-1) +Fz)/ (Fn+X*Wn))* Fn+Fj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我们先看看在这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在产品的单位成本那一种大,那一种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第一种情况由于承担了间接费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肯定比第二种要大。
((F(z-1) +F(j-1) )+(Fz+Fj))/ (Fn+X*Wn))*X*Wn-((F(z-1) +Fz)/ (Fn+X*Wn))*X*Wn
=(((F(z-1) +F(j-1) )+(Fz+Fj))- (F(z-1) +Fz))/(Fn+X*Wn))*X*Wn
= (F(j-1)+ Fj) /(Fn+X*Wn))*X*Wn
>0
我们再看看在这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完工的产成品的单位成本那一种大,那一种小。我们把上面两个公式相减,计算如下:
(((F(z-1) +F(j-1) )+(Fz+Fj))/ (Fn+X*Wn))* Fn)-(((F(z-1) +Fz)/ (Fn+X*Wn))* Fn+Fj)
= (((F(z-1) +F(j-1) )+(Fz+Fj))- (F(z-1) +Fz))/
(Fn+X*Wn))* Fn- Fj

=(F(j-1)+ Fj)/ (Fn+X*Wn))* Fn- Fj
=(Fn*F(j-1)-X*Wn*Fj)/ (Fn+X*Wn)

从这个结果,我们很难说是大于零,还是小于,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无法判断将间接费用只分摊到当期完工产品中,是否会造成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增加或者减少。因为它取决于Fn(当期完工的产品数量)X*Wn(当期未在产品的数量,假设X是一个常数),F(j-1)(期初在产品中包含的间接费用的金额)Fj(当期间接费用的金额)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这四个变量的数学分析,由于缺乏数学知识,无法接续展来进行分析,如果那位网友,数学知识丰富的话,不妨帮忙分析分析。
不过基于逻辑推理来说,如果其生产的产品没有季节性,没有大规模的扩大生产,那么它每个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完工的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基本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由于期间的连续性,对当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没有大的影响。
如果间接费用没有发生变化,并假设直接成本是一种变动成本,在产品的数量比上月数量减少减少,那么第一种情况(将间接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中分摊)计算出来的成本要比第二种情况(将间接费用只在完工产品中分摊)有可能大。因为当月完工的产品,需要耗用部分月初的在产品的成本,而第一种情况的在产品成本比第二种要大。
如果间接费用波动比较大,那么这两种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结果差异是比较大的。

上面我们从计算的结果上面做一些分析,下面我想从其他方面做一些分析。
首先,我们看看这两种计算方法谁准确一些。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值,当然第一种方法要准确多了,如果我们再把这些费用按照ABC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摊,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成本要合理的多。
其次,那是不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就正确,选择第二种方法就是不正确的呢?显然不是。一种成本计算方式是管理环境、耗用的成本、人和手段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只有合适的,没有对错。
第三,这两种方法对我们分析成本那种更好呢?我觉得第一种方法,确实可以给我们的分析带来更准确的信息。不过,首先,我们不要忘记了分析的本省。如果一项分析,只是形而上学的,那么那种方法都对他没有影响。如果一项分析,只是分析,不会行动的,那么那种方法都对他没有影响。再次,每一种分析,其实都是基于一定的环境或者说一定的数据和其来源逻辑来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一项分析是不太可能基于完美的数据或环境来进行的,关键是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明白这些数据的来龙去脉。
第四,那我们是不是就选择第二种方法,而不发生改变呢?不是的。环境发生改变了,您就可以选择改变,如果环境没有发生改变,而你想改变,那么,建议先从改变环境入手。
第五.没有了,呵呵。
每个人对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也许还有不明白的原因你没有发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1
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9-19 01:01:41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1: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1: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1:36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1:36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11:36
13#
发表于 2009-3-18 22:2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换方法 而是要换工具&系统 通常工&费都是通过工艺路线上面的资源计入产品成本 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 那你还等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3-01 11:08:37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2:50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1:15
14#
发表于 2009-3-19 20:05 | 只看该作者
樓主那軟件可能使用的边际算法,在制品可以不分摊费用的。
当月全部费用由当月全部收入承担,更加注重现金流量,而不只是注重利润,个人觉得专注点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4
授权会员
日期:2007-04-16 22:53:41参与SAP云计算之旅活动纪念
日期:2011-05-17 13:35:45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0:28秀才
日期:2016-02-18 09:39:10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nndy 于 2009-3-18 17:28 发表
很多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为了简化核算方法,经常不会将期间制造费用分摊到未完工的产品(也就是在制品)中,而全部由当期完工的产品承担。现在,我们分析分析,分摊和不分摊的优缺点。
假设:一个产品是由直接成本(Fz)和间接成本(Fj)构成的。直接成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制造费用、辅助费用。
第一种情况:如果制造费用要在未完工产品和完工产品中分摊,那么我们可以将一个未完工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Wc=((F(z-1) +F(j-1) )+(Fz+Fj))/ (Fn+X*Wn))*X*Wn
Wc: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F(z-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包含的直接成本;
F(j-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包含的间接成本;
F(z-1) +F(j-1):上期未完工的产品的总成本,也就是本期期初在制品的成本;
Fz:本期投入的直接成本;
Fj:本期投入的间接成本;
Fn:本期完工的产品数量;
Wn:本期在产品的数量;
X:在产品的约当数量。也就是一个未完成的产成品大约等于多少个完工的产品数量。
可以将一个完工产品的成本简单描述如下:
Fc=((F(z-1) +F(j-1) )+(Fz+Fj))/ (Fn+X*Wn))* Fn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第二种情况:如果期间费用只在完工产品中分摊,那么我们可以将将一个未完工的产品成本描述如下:
Wc=((F(z-1) +Fz)/ (Fn+X*Wn))*X*Wn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可以将一个完工产品的成本描述如下:
Fc=((F(z-1) +Fz)/ (Fn+X*Wn))* Fn+Fj
(具体公式中的表达式含义见上)

我们先看看在这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在产品的单位成本那一种大,那一种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第一种情况由于承担了间接费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肯定比第二种要大。
((F(z-1) +F(j-1) )+(Fz+Fj))/ (Fn+X*Wn))*X*Wn-((F(z-1) +Fz)/ (Fn+X*Wn))*X*Wn
=(((F(z-1) +F(j-1) )+(Fz+Fj))- (F(z-1) +Fz))/(Fn+X*Wn))*X*Wn
= (F(j-1)+ Fj) /(Fn+X*Wn))*X*Wn
>0
我们再看看在这两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完工的产成品的单位成本那一种大,那一种小。我们把上面两个公式相减,计算如下:
(((F(z-1) +F(j-1) )+(Fz+Fj))/ (Fn+X*Wn))* Fn)-(((F(z-1) +Fz)/ (Fn+X*Wn))* Fn+Fj)
= (((F(z-1) +F(j-1) )+(Fz+Fj))- (F(z-1) +Fz))/
(Fn+X*Wn))* Fn- Fj
=(F(j-1)+ Fj)/ (Fn+X*Wn))* Fn- Fj
=(Fn*F(j-1)-X*Wn*Fj)/ (Fn+X*Wn)

从这个结果,我们很难说是大于零,还是小于,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无法判断将间接费用只分摊到当期完工产品中,是否会造成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增加或者减少。因为它取决于Fn(当期完工的产品数量),X*Wn(当期未在产品的数量,假设X是一个常数),F(j-1)(期初在产品中包含的间接费用的金额),Fj(当期间接费用的金额)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这四个变量的数学分析,由于缺乏数学知识,无法接续展来进行分析,如果那位网友,数学知识丰富的话,不妨帮忙分析分析。
不过基于逻辑推理来说,如果其生产的产品没有季节性,没有大规模的扩大生产,那么它每个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完工的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基本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由于期间的连续性,对当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没有大的影响。
如果间接费用没有发生变化,并假设直接成本是一种变动成本,在产品的数量比上月数量减少减少,那么第一种情况(将间接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中分摊)计算出来的成本要比第二种情况(将间接费用只在完工产品中分摊)有可能大。因为当月完工的产品,需要耗用部分月初的在产品的成本,而第一种情况的在产品成本比第二种要大。
如果间接费用波动比较大,那么这两种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结果差异是比较大的。

上面我们从计算的结果上面做一些分析,下面我想从其他方面做一些分析。
首先,我们看看这两种计算方法谁准确一些。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值,当然第一种方法要准确多了,如果我们再把这些费用按照ABC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摊,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成本要合理的多。
其次,那是不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就正确,选择第二种方法就是不正确的呢?显然不是。一种成本计算方式是管理环境、耗用的成本、人和手段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只有合适的,没有对错。
第三,这两种方法对我们分析成本那种更好呢?我觉得第一种方法,确实可以给我们的分析带来更准确的信息。不过,首先,我们不要忘记了分析的本省。如果一项分析,只是形而上学的,那么那种方法都对他没有影响。如果一项分析,只是分析,不会行动的,那么那种方法都对他没有影响。再次,每一种分析,其实都是基于一定的环境或者说一定的数据和其来源逻辑来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一项分析是不太可能基于完美的数据或环境来进行的,关键是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明白这些数据的来龙去脉。
第四,那我们是不是就选择第二种方法,而不发生改变呢?不是的。环境发生改变了,您就可以选择改变,如果环境没有发生改变,而你想改变,那么,建议先从改变环境入手。
第五.没有了,呵呵。
每个人对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也许还有不明白的原因你没有发现。


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我们现在的生产制程天数比较长,在制品会有很多,所以经常發生月底利润忽高忽低.比如:本来本月销售额1000W,结果亏了,下月销售额只有500W,反而赚了.
这样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的.而且系统只有这样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本帖最后由 cghzb1999 于 2009-3-19 20:2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8
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奥运会纪念徽章:羽毛球
日期:2008-08-18 23:01:28奥运会纪念徽章:帆船
日期:2008-08-31 17:11:12生肖徽章2007版:猪
日期:2008-10-15 15:05:192009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09-01-04 14:52:28生肖徽章2007版:牛
日期:2009-07-30 13:19:2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34:02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2-25 14:51:24
16#
发表于 2009-3-22 19:48 | 只看该作者
要如何说服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坚持,即使在出现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核算成本的原理自然很容易弄清楚,但是领导的意图则不一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7#
发表于 2009-3-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上的系统分摊成本是只能分摊到完工工单上,不能分摊到在制工单上
系统功能缺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4
奥运会纪念徽章:击剑
日期:2008-10-24 13:24:302014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4-02-18 16:43:09鲜花蛋
日期:2012-06-28 10:17:59双黄蛋
日期:2012-05-22 10:36:24双黄蛋
日期:2012-05-08 10:03:34复活蛋
日期:2012-03-15 16:15:06迷宫蛋
日期:2012-02-13 10:02:57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07 09:59:35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3:54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31:22
18#
发表于 2009-3-23 14: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如果说影响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话,可以考虑如何处理,不过起码你们现在的系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不大适合你们单位的(只考虑完工产品,在产品没有计算),可以考虑间接处理。不一定拘泥于系统的应用,ERP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软件,更是一种思维,从中取数,间接使用,其实很常见的应用。个人认为楼上的几位已经说的很清晰,个人考虑处理意见吧。

另:很喜欢sinndy 的“每个人对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也许还有不明白的原因你没有发现。”,其实有时这就是正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4
授权会员
日期:2007-04-16 22:53:41参与SAP云计算之旅活动纪念
日期:2011-05-17 13:35:45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0:28秀才
日期:2016-02-18 09:39:10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08:0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过用变通的方法来作业,比如抓取数据让财务手工作业或另外写成本外挂程序,但财务主管嫌过去作业方法太辛苦,现在系统作业方法简单啊,且这个系统是老板拍脑门签下的单子,不能放弃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0#
发表于 2009-3-3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在制品成本对每月的影响很大,建议还是应该调整一下分摊方法?

还得确认一下,是不是真实的在制品成本分摊,就是大家想要看到的结果呢?有时候发现,真实的结果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呢,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