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自主知识产权新突破
2008年,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元年。今年是中国结束WTO版权保护过渡期,全面接受所有WTO成员国按照世贸规则进行监督的第一年,中国以版权保护为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不得不接受来自更多国家的更多的审视目光。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5年内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
2008年,和制造业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经过18年反复论证,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全球瞩目。京沪高速铁路的开工,标志着我国在高速铁路技术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条总投资达到2209.4亿元的南北铁路大动脉,起自北京南站,终到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建国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次新突破。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主要涵盖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动车组、运营调度、客运服务6个系统,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也是庞大复杂的系统,世界上仅有日本、法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跻身高铁俱乐部。现在,中国则以中国标准成为其高质量的新成员。
近年来,我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400多项科研试验,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如大跨深水桥梁建造技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等;通过铁路六次大面积提速,又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成套技术;秦沈、武广等客运专线建设,也为我国积累了高等级铁路建设经验,这些成套关键技术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00—350公里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和大飞机一样,京沪高速铁路也是以重大项目攻关推动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高速铁路技术的自主研发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国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并且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有一批鼓舞人心的突破。
2008年9月,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2008年12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纪之光”号嵌入式控制电力推进清扫船在上海黄浦江起航,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的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8年以奇瑞、吉利、华晨和比亚迪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纷纷加大了自主车型的推陈出新力度,有奇瑞A3、骏捷FRV、比亚迪F0等多款有影响力的新车上市销售。12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F3DM,这是中国汽车制造业努力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第一步尝试。从长远来看,把握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能否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点。
中国已经过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关键还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2008年自主知识产权领域的几大突破,无疑为中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产业升级提升了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