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fruit1 于 2008-10-28 22:34 发表 ![]()
感谢老木热心的解答。
可能是本人描述的问题,其实我本意是问库存计划模式的区别,这和老木回复的库存批量规划(采购定货策略)好像有一些区别。
因此我查阅一些资料,其中在APICS的MRPII原理中(见附件),对库存模式提到有五种:
1、两箱法:
此系统中,一特定物品的存货以某一预先确定的数量被放在一边(往往放在分
开的第二个箱子中)不予接触,直到该物品的主要存货被用完。当后备供应量被打
开时,即有通知书被送到库存控制办公室并发出一补货订单也有用三箱法的,这个是订货点方法的变种,不过补充的数量,一般小于等于经济批量--JIT的看板中的定量不定时的做法
2、目视评审法:
定期地用目视法核对存货水平,每次评审后在需把存货水平恢复到某一预先确
定的现有库存与已定购量之和的最大值的场合就发出补货订单。JIT中定时不定量的做法,普遍的应用于采购订货中
3、订货点法(固定订货量──可变订货周期制):
当提货使一物品在永续盘存记录上的库存下降到预先确定的订货点的水
平时,发出补货订单(通常订货量为预先计算好的EOQ)基础逻辑
4、定期评审法(固定周期──可变订货量制):
在定期评审中,库存记录被定期地评审,也许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并定期地
订货使现有库存加上已订货量的库存总量恢复到预先确定的最高水平。针对大宗材料,尤其是原材料
5、物料需求计划(MRP):
在MRP中,物料按能满足使用物料的物品的预先制订的生产计划所需的数
量与交货日程来订货。其基础就是 订货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