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BCMSN中详细说每明了MLS(Mutlilayer Switch)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组成部分:MLSP、MLS-RP、MLS-SE其中MLSP提供拓扑信息和安全信息的更新,MLSP Discover提供MLS-RP和MLS-SE的相邻关系的维护和最初的建立。MLS-RP每15秒发出HELLO多播(MUTLICAST)包,这些包被MLS-SE获得。MLS-SE收到多播包之后它建立一个空的CAM表...
具体的大家可以看书,我在这里不多说了。
我想问的是,CISCO的CCNP上用来实现多层交换的设备都很昂贵技术要求也很高。为什么说3550没有NFFC和路由模块(RSM)就可以实现和5000或更高级交换机所能达到的功能?是它有新的ASIC提供全部的硬第三层交换的功能还是有别的原因?请各位说明。
PS:
因为第三层交换技术是现在区域VLAN(LOCAL VLAN)中必须涉及到的技术核心部分我们都知道80/20RULE的规范需要更强大的第三层设备来支持。我想这部分和多播一定是CCNP BCMSN中的重点也是以后在企业级网络管理中的重点。还有谁知道3COM和其他知名厂商是如何解决第三层交换的问题的?CISCO在BCMSN课程中用的以上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否是最好的?谢谢大家对我问题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