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与版主请教新DC的概念和思路
原帖由 kinghq 于 2008-6-12 21:25 发表 ![]()
由于工作关系,一直受困于所谓的“广义数据中心”和“狭义数据中心”之间。这种不幸的经历让我在休息闲暇之余仔细地去体会其中的区别,试图通过一种方式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并对未来充满想象和期望。
问:版主,目前业界如何定义“广义数据中心”和“狭义数据中心”的定义,范围以及功能?
所谓的新型数据中心其新的地方在于其围绕用户需求提供适当的IT服务、数据和计算资源,是IT运营管理的核心对象之一,为任何涉及IT服务、数据和计算资源的组织和团体所拥有。
问:传统的企业级DC 不是 ”围绕用户需求提供适当的IT服务、数据和计算资源,是IT运营管理的核心对象之一" 这样吗?
在IT服务方面不刻意强调其高可用性,而是在不能为用户服务时用户即知道通过另外的较高成本和/或较高风险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新型数据中心应该以此为根本,并与传统机房、数据中心、IDC区分开来。
问: 如何理解您这句话,能否展开来说明。我的理解是新DC(企业级),更应该强调高可用性。目前流行使用虚拟化,私有云(IsaS),实际上高可用性是其目的之一。
在数据方面不刻意强调其物理集中,而是更倾向于逻辑集中,充分利用分布式、虚拟化存储方案满足各地的数据需求;不刻意强调数据的唯一,而是根据数据使用类型进行区别对待,起码OLTP和OLAP作为最基本的两类,并根据需要采用更便捷的数据读取服务(如主数据目录服务)和更简洁的数据转换服务(如业务元数据驱动建模)。
问:第一句十分赞同。后面对“不刻意强调数据的唯一。。。。。(如业务元数据驱动建模)” 不知道版主从什么角度出发得出这样的观点,我个人觉的比较新,希望版主能展开说明。
在计算资源方面不刻意强调其固定性,而倾向于发展计算资源的可移动性,或将可移动的计算资源纳入新型数据中心的范畴;不刻意强调其专属性,而是倾向于采用虚拟化技术,充分利用可信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的计算资源;不刻意强调其统一性,而是倾向于按照不同的计算优势、安全等级和相关政策进行有机动态组合。
问:感觉版主一定是管理者。高度概括能力很强,希望有机会能展开探讨。
这样的新型数据中心必然需要由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也就是所谓的IT运营管理来达成其T(响应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R(风险)等方面的综合平衡。
问:版主提炼的要素很精。问题是如何管理,与传统DC的管理有哪些不同,如何落地或者衡量和达到T,Q,C,S,E,R。
任何涉及到IT服务、数据和计算资源的组织和团体对这几方面都有同样的追求,只是出于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外部环境条件、组织规模和差异以及所涉及的需求复杂性,对这种新型数据中心的需求不同而已。当然,这些组织和团体也可以选择传统机房、数据中心和IDC。选择新型数据中心的优势在于连续地平稳地迁移。
如果组织和团体的发展环境稳定、建设定位可以得到保持、建设成果的优势明显,那么可以继续延用现有的传统机房、数据中心、IDC。等到出现变化,新型数据中心的相关方案得到确立、确认,才可以考虑何时以及如何切换到该方案所对应的新型数据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