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用个实例来说明如下:
汽车A的颜色有10种或者更多, 汽车保险杠B的颜色有20种或者更多,A是制造的成品,B是纯采购件,采购时是没有颜色的,B在组装时需要喷漆且B与A是配色的关系,有时候要求A与B颜色完全一样,有时候,希望不一样;
现在模拟一下实际的业务场景
销售订单A,有两种颜色红色,白色各10辆,相应配色保险杠的B也是红色和黑色各10个,即红配红色,白配黑色,合计无色的B是20个;
MRP展开, 组装工单A红色10辆,白色10辆, 半成品喷漆工单B红色10个,黑色10个, 采购需求B无色的是20个;
1一物一色一码的方式:有多少颜色,使用多少个物料编码
A01:红色, 制造
A02:白色,制造
B00:无色,采购
B01:红色,制造
B09:黑色,制造
相应的BOM:
A01-B01-B00
A02-B09-B00
2启用颜色属性字段:颜色相同,一个编码,需求来源不同,编码不同
A,一个编码两种颜色01红色,02白色,制造件
B,一个编码两种颜色01红色,09黑色, 为制造件
B1,一个编码,是B的无色,因物料来源不一样,因此分开编码,为采购件
相应的BOM
A-B-B1
同时,启用配色表, A的红色配B的红色,A的白色配B的黑色.
3启用颜色属性字段:不分颜色,一个编码
A,一个编码, 两种或者更多种颜色,BOM中设置制造件;
B,一个编码,基本资料中不设置需求来源类型,分阶设置BOM,作BOM循环引用;
相应的BOM为:
A-B, 使用配色表,对B为A进行配色
B-B,循环BOM,前一个B只能做为中件间,传递相应的颜色后,产生B无色的采购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