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最多九瓶

关于IFS的标准成本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0
11#
发表于 2008-7-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标准成本:
1、材料的就是计划价格

2、自制成品和半成品的都是由上阶累积标准成本+本阶材料+本阶人工+本阶制费

3、委外半成品一般都是直接材料+单位工缴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9607
土豪章
日期:2013-12-31 14:11:39土豪章
日期:2013-12-31 14:11:39阿森纳
日期:2013-06-03 17:00:31阿森纳
日期:2013-10-11 09:27:58法拉利
日期:2013-12-27 15:20:30林肯
日期:2013-12-27 15:19:09法拉利
日期:2013-12-27 15:20:30法拉利
日期:2013-12-27 15:20:30法拉利
日期:2013-12-27 15:20:30法拉利
日期:2013-12-27 15:20:30
12#
发表于 2008-7-26 21: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13#
发表于 2008-7-28 22:15 | 只看该作者
小马哥也是搞ERP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4#
发表于 2008-8-4 14: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最多九瓶 于 2008-3-24 09:44 发表
刚看了IFS的一个成本方案,如采用标准成本模式,则
1、生产领料时:

借:生产成本  @平均成本
        贷:库存   @平均成本

2、入仓时:
借:库存    @标准成本
         贷:生产成本   @物料成本
         借或贷:成本差异    @差额

如果只针对材料这块的差异分析来说,由于生产领料时是按平均成本(实际数量×平均单价?)出去的,那么在进行差异分析时,是不是有“量差”和“价差”的分析?也就是入仓时的那个差异科目会自动分离成量差和价差科目?
我见过某软件的标准成本,在生产领料时是按标准成本(实际数量×标准单价)出去的,那么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只能是量差了,而价差就在采购时进到采购价格差异科目,然后月末全部结转损益。


如果领用时候的材料的平均成本与标准成本中构成材料的标准成本不一致,那么在完工结转差异时候就会存在价差和量差,价差和量差在完工结转时不会分离,是合计在一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