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心里还是想辞职想疯了。和初衷相差太大。我可以不在乎工资,也可以忽略工作环境的好坏,但不能不学到东西。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见识,学习业务的。困难什么的都可以克服,但你让我整天和系统打交道,为鸡毛蒜皮的事奔波,随便找个人都能完成的事,只要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脑筋动一动都不用。这个实在太郁闷了。
我从旁打听了一下,大家都说不要做梦了,或者她们都做过类似的梦了。要学到业务方面的知识,要等你升到经理以后。升得经理简直是个登天的过程。首先你要在现在的位子上做出伟大贡献,最快一两年后升你一级;然后再重复一次,这样你就可以跳出supporting的层面,成为最低级的经理。粗略算算,这个过程至少要四五年,而且还得在位子上有突出的表现!
而你想怎么在这些完全成熟的规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对所有人都笑嘻嘻啊?还是把所有工作都揽上身?周围大把比你工作时间长,对日常事务更精通的人。你求老板给你点什么事情做做,老板说你要先熟悉公司工作,慢慢觉得你有能力了,有Business Sense了,会派给你一些小case跟跟的啦,年轻人不要急。什么是Business Sense啊?现在工作和Business一点关系都没有,能有什么觉悟啊?好像一位同僚说的,你想要表现,但他们根本不给你机会!
虽然这句话我蛮赞同的,但也要说明一下。某伟人说过,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论断不适合现在的情况。如果我现在开始准备,然后等待机会,一年?两年?还是个未知数,这样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太大。一两年时间可以让个个体户变成大老板了,同辈都迎头而上了,我还在原地蹉跎。等待机会,我缺乏心机和耐性。
我比较偏向制造机会这个观点。但由于思想太直来直往,在中国人的环境叫冒失,这个方法也是不可行的。我直接找老板谈,老板说,每年想进来这个部门的人何其之多,想参与project的人何其之多,人人都想上进,为什么要选你?你先要在自己的位子上证明你的非凡能力。。。。。重复一遍上述论断,然后安抚一下。
我泄气而返。今天回头发现,制造机会这种高招这样使用是行不通的。Apple同志和后来那位猛人才是个中高手。
Apple这个人真不是盖的,很少人像她这么会上位。尽管她学历低素质低,但很少名牌大学生能具备她这种生存技能。这里我要申明一下,我从不认为一个人的学历=能力。我也认识一些人,学历不高但能力十分强而且素质也十分高。她们的光芒盖过很多名牌大学生,她们真真正正的个人努力为她们赢得了别人的真心尊重。 之前提到的名牌大学说,只是出于读书这种高成本低回报对比的不满,并不是贬低那些有实力的其它学习毕业的人。有实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得到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