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ankit

[参考文档] 从行业战略角度对比娃哈哈与可口可乐的差距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289
红孩儿
日期:2006-04-14 22:29:56紫蜘蛛
日期:2006-04-14 22:31:56玉石琵琶
日期:2006-08-29 10:08:31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9:52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9:52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3:4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特色的成功与失败: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 56%的跨国公司认为自己高估了中国市场,大多数跨国公司认为人力资源约束是他们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两乐”高层在这十多年真正学会了一句中国话: “英雄无用武之地”。
  • 娃哈哈、乐百氏等一批优秀企业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伟大创举”,但更多的还是“游击战术”的胜利,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固然了不起,但在真正的“城市规范体系”中,难以像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一样终成百年大器。
  可口可乐在华奋斗十多年才赢利,百事可乐近20年在华业务没有赢利,我相信一定有人不相信这则报道,但这是事实。为什么百事在中国的20年一直在亏损经营?对此,百事中国区总裁朱华煦提出三点解释:第一是中国在碳酸饮料行业上的政策没能与国际惯例接轨,比如说设厂必须经过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审批,审批时的思维显然与“百事布局”思维有很大出入;第二是规模效益问题,目前百事在中国的灌瓶厂只有14家,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三是支出花费,付给明星广告费用、播出制作费耗资巨大。
  我可以大胆地推断,百事可乐这种情况在不少合资企业中并不少见。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美国饮料行业近百年的“持续史”,我们发现在谈企业的竞争优势时,事实上是在谈两个方面:第一是行业竞争格局,即企业在一定宏观制度环境中竞争的结果;第二是谈企业竞争格局,即企业在既定产品与消费群上竞争的结果。中国目前不少行业的竞争格局是:第一,政府制定了若干措施干预市场;第二,跨国公司急于进市场。这两个因素使不少行业的竞争格局被扭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89
红孩儿
日期:2006-04-14 22:29:56紫蜘蛛
日期:2006-04-14 22:31:56玉石琵琶
日期:2006-08-29 10:08:31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9:52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9:52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生肖徽章:猴
日期:2016-09-12 17:01:35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3:46 | 只看该作者
就饮料产业来说,竞争其实很大程度是围绕灌装厂进行的。在“两乐”进入中国时,有关部门批准它们在国内建立20个灌装厂,但前提是要赠款1.1亿美元,作为发展我国饮料产业的基金(可口可乐6000万美元,百事可乐5000万美元)。1994年,有关部门决定取消对外国饮料的配额,并作出于1996年取消许可证的承诺。相应的,“两乐”也需要对中国政府作出承诺:一、承担改造我国四个饮料老企业的任务;二、新建的20个灌装厂要装30%以上国产牌号饮料;三、两公司各赠送共计1200万美元给轻工总会。
  从1979年到现在,可口可乐已累计在中国投资11亿美元,建立了28家灌装厂,按照目前的计划,未来还将再投资1.5亿美元,增建6个灌装厂,但“可能都要在西部”。当灌装厂不是按照“利润格局”,而是“政府审批格局”建立,当灌装厂建立之后必须分装对手的产品,中国饮料行业的结构形成了一个扭曲的格局,这种格局下“两乐”在国际市场上的“真功夫”便失效了,“两乐”的高层在这十多年一定真正学会了一句中国话: “英雄无用武之地”。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社(EIU)对在中国投资的22个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56%的跨国公司认为自己高估了中国市场;第二个结论是大多数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认为人力资源约束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两个结论不仅对我们认识跨国公司的“中国战”水平有帮助,同时也对加入WTO前出现的一批中国著名企业的成功模式有更清醒的认识。像娃哈哈、乐百氏等一批优秀企业的成功中,固然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伟大创举”,但其成功模式中恐怕更多的还是“游击战术”的胜利,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固然了不起,但在真正的“城市规范体系”中,恐怕难以像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一样终成百年大器。道理很简单,中国经济终将“国际化”和“WTO规则化”,诸多行政限制也将成为历史,到目前为止,娃哈哈的非常可乐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一个序曲,中国优秀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对于像娃哈哈这样一批中国的优秀企业来说,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世界级优秀公司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蒙起眼睛夸耀自己已经是巨人。
  我想说的是,昨夜的西风也许使根基不稳的大树凋零了,但也使我们懂得树根才是大树真正的支撑,懂得一枝独秀不可能成就百年大树。不管三十年河东,还是四十年河西,走东串西,蓦然回首,我相信百年大树的年轮仍就由土地下的“根”(消费者忠诚)与相互依赖的“林”(竞争形成的健康产业结构)写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3#
发表于 2006-9-29 16:4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