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初由 wallybai 发布
[B]每天run mrp, 这对采购部门是个残酷的折磨。re-schedule 都要做死人,别说订单了。
正常LT 达不到的话,只能spot buy, 不过客户能同意吸纳PPV吗?
因此在接小批量订单的时候就要对BOM进行详细的分析。
项目要对客户提前说明:紧急订单下的一个BOM,90%可以pull in, 剩下10% 要么spot buy, 要不客户consign。
如果只是为了接订单,随便commit出货日期给客户,到时再pull in 恐怕就晚了。
最佳的是计划和采购紧密配合,确定大致的物料状况后再commit给项目。
按照楼上的情况,应该是完全相反的,先接订单,再做计划,然后去采购,永远都是pull in。 [/B]
针对不同bussiness应用不同的方法。WALLYBAI说的那种情况是多数EMS的运作方法。有稳定的大客户作为伙伴。产品的生命周期也相对较长。甚至客户方会给出N周滚动需求计划每周更新一次。哈哈。我举例的公司处在痛苦的转型期,订单小且散。这次做了的产品不知道几时才会再做。这样就有一个悖论。
在订单货期评审阶段如果按照LT,很可能连小订单都飞了。因为供应商一般在接到正式PO之前是不会确认PULL IN的。况且既然是小订单那么购买量也很有限。这时候作为计划和采购人员的确更辛苦。但因为是BUILD TO ORDER,而且ORDER by ORDER, 如果某个客户要求某单延期,那么采购可以按照SO#--> PR#-->PO#的对应关系来追溯。所谓破锅自有破锅盖,虽然这不是好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