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占据高空的侦查卫星
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顺利
预计总投资35亿欧元的伽利略计划是欧洲自主的、独立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美国研发并控制。伽利略系统30颗导航卫星和相关地面设备将在2008年部署完成,该系统确定地面目标位置的误差仅为1米,而GPS提供的非军用信号的误差达10米。
根据中欧双方刚刚签署的合同,中方将参与开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渔业中的应用、基于位置的服务标准化、电离层中定位信号的修复。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表示,中欧双方近期还将签署更多全面的、多层次的、高水平的合作协议。据了解,近期即将签署的合作协议内容将包括建造伽利略系统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预计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升空。
“中欧最大的科技合作项目——伽利略计划合作进展顺利。今年7月,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将就伽利略计划的空间段、地面段和应用方面的7个项目与中国企业签署合同。”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张国成今天在参加中欧卫星导航合作领域高层会谈后,透露了这个消息。
此次会谈的目的是协调中国参与欧洲伽利略计划的有关工作,落实近期将要启动的由中国承担的具体项目。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执行主任(Rainer Grohe)出席了会谈。他对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的合作进展,表示非常满意。2002年,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共同发起成立了伽利略联合执行体,管理和协调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的工作。国家遥感中心作为科技部下属专门机构,受科技部委托,代表科技部执行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2003年10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2004年10月,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伽利略联合执行体签署合作协议,并成为伽利略联合执行体的成员。中国承诺向伽利略计划投入2亿欧元,其中7000万欧元用于支持中国参与这一计划开发阶段的工作;中方企业将参与未来伽利略计划特许经营,并投入其余的1.3亿欧元,用于开展该计划部署阶段的工作。2005年4月,中方派出3名专家前往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参与其工作。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到底要投入多少钱?
“伽利略计划”总共投资约33亿欧元,按照中国和欧盟15个国家以平等地位参与合作的原则,中国将出资两亿欧元左右。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的这两亿欧元如何支付,以现金还是实物方式支付?国家遥感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加洪说,“双方已经商定,中方首期支付500万欧元现金,至于建设阶段的其他费用,现金和实物方式都有。”
对于中国而言,尽可能多地争取承担“伽利略计划”的建设项目,将会大大受益。一方面部分资金会返回国内,更重要的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使中国的航天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要尽快实质性地加入‘伽利略计划’,越快越好,”李加洪说,“这样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由于“伽利略计划”早已正式启动,而中国是后期进入,所以争取伽利略系统的卫星的制造、发射等重要任务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中国仍在努力。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关键还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中去。目前,中国的参与人员正在到位。“伽利略计划”联合执行体是承担此次计划的总负责机构,中方将有人参与这个机构的管理层,并享有20%的选举权;另外,中方的技术人员也将作为“伽利略计划”联合执行体的正式员工到布鲁塞尔工作;再有,“伽利略计划”将以公司化方式运作,中国方面正在筹备成立一家卫星导航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参与‘伽利略计划’的人越多,参与越全面,受益越多。”李加洪表示。
加入“伽利略计划”,也会让普通的中国人受益。一旦伽利略系统在2008年成功应用,它的定位系统会更加精确,会更为广泛地运用在老百姓身上。例如,手表上就可以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帮助迷失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也可用于野外的搜索营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