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erformance 于 2016-5-2 13:01 编辑
你的问题其实别的企业也有。 SAP推荐的方式就是要用7系统的方式
3系统= 1开发, 1测试,1生产
7 系统= 1 沙池 1 运维开发 1 项目开发 1 运维测试 1 项目测试 1 预生产 1 生产
过渡方案:
建立一个预生产系统(pre production), 传生产以前先进预生产,很多问题能直接看出来。很多企业的测试系统其实就是个垃圾桶,不光业务数据和生产系统差别很大, 而且有很大一堆测试的change request 烂在QAS里面, 既没有传到生产系统,又没有被回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试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差别越来越大。 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数据量上,而且也表现在配置的一致性上。
这样的测试系统很多只是个心理上的安慰,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全量和增量的问题其实有个工作量比较大但非常保险的办法来判读的。 在操作系统层面打开change reqest 的data file看一下就知道包含哪些数据, 到底时增量还是全量。
技术上可以在QAS 上配置 QA approve的机制, 自己定义好哪些change request的类型是critical object, 传PRD时会自动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再次人工确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