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考核结果使用
-释义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是指依据对被考核者的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将绩效考核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联系起来,成为员工激励的有效手段。
绩效考核结果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绩效改进与培训计划的主要依据;
作为薪资调整和绩效工资分配的直接依据,与薪酬制度接轨;
作为职位等级晋升(降)和岗位调配的依据;
记入员工发展档案,为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绩效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
为充分体现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结果原则上与绩效工资的发放相结合。
绩效工资发放程序
绩效工资在公司统一规划下遵循层层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和发放。先由总经理根据各分公司、各部门的绩效水平、人员总数及部门权重进行绩效工资总额分配;各部、中心及室的分配和发放依次类推。
绩效工资的发放方式为滞后发放。各考核期(季度)结束后,核算各被考核组织或个人的绩效水平和相应的绩效工资水平,绩效工资在下一个季度分三个月发放。
公司绩效工资总量分配计算公式
B部
=
P部 × N部× W部
Σ(P部 × N部× W部)+ Σ(P部管理人员 × W部管理人员)
×B公司总体
B公司总体:公司绩效工资总额
B部:部门绩效工资总额
P部:部门绩效水平
N部:部门人员总数
W部:部门绩效工资分配权重(建议业务部门权重加大)
P部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绩效水平
W部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权重(建议管理人员权重加大)
各分公司、中心及室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依照部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同理推导。
个人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B个人
=
P个人 × W个人
Σ(P个人 × W个人)
×B部门
B部门:部门绩效工资总额
B个人:个人绩效工资
P个人:个人绩效水平
W个人:个人绩效工资分配权重
-绩效改进计划
各级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应及时针对考核中未达到绩效标准的因素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考核者有责任为被考核者实施绩效改进计划提供指导、帮助以及必要的培训,并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薪资调整
依据员工在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绩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改变员工的薪资待遇和人事待遇,从而激励员工更好地作好本职工作。
-员工发展档案
各级管理者应将员工历次考核结果记入员工发展档案,作为员工培训发展的依据。
人力资源部有责任依照各公司目前的员工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安排组织各部门员工参加培训。员工的岗位轮换、调动也应以考核结果为依据。
-晋/免职
对于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E”的员工,除按制度规定适度降低其职位工资等级外,还应酌情给予调离原工作岗位,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脱岗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否则做辞退处理。
-权限说明
本规程的解释说明权属人力资源部。
本规程的未尽事宜经授权后,由人力资源部补充。
本规程的最终决定、修改和废除权属公司总经理。
-有效时间
本规程的实施时间为2001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