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差刚回来,哈哈,继续。。。。。。
2 理解流程
再考虑采购业务:采购下单给供应商的同时,要以内部单据通知仓库:大约什么时候,哪个供应商,会送来什么商品,多少数量,请予接洽;还要通知财务:什么时候,向哪个供应商,支付什么商品,多少数量,什么价格的采购付款,请予配合。
如果要求采购业务员在电脑系统中做好一张采购订单,还要她再做一张采购入库单给仓库,做一张采购付款单给财务,你一定会觉得很麻烦。这样做,还有一个麻烦:信息不一致!如果采购业务员一时眼花,给供应商的单据,和给仓库、财务的单据,产品或数量不一样,那就会造成很大的差错。现实中,有些繁忙的采购部门,一天要处理几百个采购单,出现这样的差错一点不稀奇。
简单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采购订单、采购入库通知单、采购付款通知单,三个单据包含的信息大同小异,后面两个单据应该可以从采购订单采集信息自动生成。非常好!这就是ERP系统的一个很大的功效:业务集成!
采购部门工作完成之后,系统根据采购订单,自动生成采购入库单,发起仓库部门的入库准备工作;自动生成采购付款单,发起财务部门的付款和会计记账工作。这就是部门间的业务集成。
再进一步思考一下:谁来发起采购部门的工作?不考虑生产,对于进销存业务而言,应该是销售。东西卖出去了,库存降低了,采购部门就要及时采购。
如果我们更细致的思考一下销售发起采购的流程,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商品不备库存,销售出去了,立即发起采购,这叫MTO (Make to Order);另一种情况是,备库存,销售时候,库存降低,如果低到一定数量以下,发起采购,这叫MTS (Make to Stock)。这个“一定数量”,是通常说的“安全库存”。
再细致思考的话,还可以发现问题。那个“安全库存”,是指仓库里面的实有数量吗?例如,仓库里面实有A商品1000件,已经有一张销售订单,要求后天出货800件。A商品的安全库存数量设定的是500件,A商品的采购周期是3天(从采购下单,到供应商送货入库的时间)。在这种情况,A商品的采购是应该今天发起,还是后天发起呢?从仓库的实有数量来看,1000 > 500,是没有低于安全库存的,但从将来库存来看,1000 – 800 < 500,是低于安全库存的。
从业务合理性的角度看,应该今天发起采购。这就是“虚拟库存”的概念。对库存管理更有参考价值的不是仓库的实有数量,而是预期数量,即虚拟库存。
如果再深入思考的话,还会发现很多复杂的细节。例如:
多单位问题:采购是以“箱”为单位,销售是以“个”为单位,必须预先设置好单位间的换算率,ERP系统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入库数量。不同商品,一箱包含的个数还不一样,单位换算率的设置,必须按商品逐一设置,想一想也不简单。
多币种问题:采购用美元,销售有人民币,也有美元,会计上记账中国公司必须用人民币。不同币种的汇率天天有变化,ERP系统处理这种多币种问题又是一个复杂问题。
多价格问题:金牌代理价,银牌代理价,内销价,外销价,旺季价,淡季价,等等,同一商品可能有N个价格,让ERP自动处理这种多价格需要预先作较为复杂的设置。
这些问题,我们暂时不作过多思考,否则太复杂了,不利于ERP入门。我们只要知道,企业上线一个ERP系统,会有很多类似上述的细节上的复杂性。
继续回到业务流程上来。销售部门做好销售订单,成交之后,应该:
1) 根据销售订单自动作成销售出库单,触发仓库的销售出库工作;
2) 根据销售订单自动作成销售收款单,触发财务的开票、收款和记账工作;
3) 销售的出库引起库存降低,如果低于安全库存(为了简化问题,我们暂时不考虑不备库存,即MTO的情况),应自动触发采购补货工作;
4) 采购部门修正并确认自动生成的采购订单,下单采购;
5) 根据采购订单自动作成采购入库单,触发仓库的采购入库工作;
6) 根据采购订单自动作成采购付款单,触发财务的付款、收票和记账工作。
如果考虑得更细致一点,仓库的收货和发货,还要自动作成入库/出库通知单,通知财务做库存变动的记账工作。为了简化问题,库存变动的自动财务记账我们暂时不考虑。
上述的业务流程图,参见下图:
进销存+财务的业务流程,环环相扣,理想情况,各部门应紧密配合,高效合作。但实际上,没有电脑ERP支持的情况,部门间交际,涉及很多单据拷贝,文档重复工作,出错率高,效率低下。通过ERP实现的业务集成,就是要自动化上述的业务流程:前一部门的工作一完成,自动触发后一部门的工作;后一部门工作一完成,自动反馈到前一部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