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跟进尾随”模式
定义:作为行业的先驱,其开拓精神让所有人钦佩,它往往能够享受到新蓝海的滋润和发现细分行业新大陆的成就感。不过,现实中也有很多先驱成为了先烈,即便是没有成为先烈,这些先驱者也常常背负巨大的压力。因为作为先进者必须时时警惕后来者的挑战和颠覆。在先驱者不断提高门槛,聪明的后来者往往可以采取“跟进尾随”的方式,进行复制跟随战略,从而大大降低进入的难度和风险,并在过程中丰满自己,伺机超越先驱者。
蒙牛:跟随出的老大
牛根生带领蒙牛与伊利的竞争大片,可谓是跟进尾随战略的经典案例。当初牛根生出走伊利,某种程度上处于被排挤的无奈。出来单干,拉起蒙牛这一摊后,伊利显然对这个“背叛者”不会如此轻易罢手。据说,在蒙牛刚起步时,蒙牛的运奶车常常会在路上被截住,然后被人把鲜奶全部倒掉,可这种事情又由于取证困难,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蒙牛在1999年创立时仅有千万左右的资金,显然无法与伊利直接竞争。
于是,蒙牛首先调整姿态,放低身段。一方面,蒙牛在关于伊利的奶源争夺中,很快制定了三个“凡是”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在营销策略上采取暗度陈仓。2000年,蒙牛用300万元的低价格买下了当时在呼和浩特还很少有人重视的户外广告牌。一夜之间,呼和浩特市区道路两旁冒出一排排的红色路牌广告,上面写着:“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这让很多人记住了蒙牛,记住了蒙牛是内蒙乳业的第二品牌。
在蒙牛成长到一定程度后,蒙牛及时修正了跟随战略,而开始以平等地位和伊利并驾齐驱,并开始放眼全国,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而且在很长时间内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蒙牛借助神州六号、“超级女声”等事件营销成功地将蒙牛打造成了第一乳业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