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编码的对象用途。对于复杂的物料基础信息,在考虑编码及命名规范上希望定义很清晰的特征说明,存在较大的难度。这时候一般建议针对2级物料(不是核心件),采用粗颗粒的编码及命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编码和名称上不要体现过多信息。
在编码上大多数采用的均是 分类码+流水码做法。物料名称一般用物料的主属性的组合即可,不要奢望把所有的特征信息放入名称信息,一般名称长度小于40位,如果企业要求名称唯一性(其实不是硬性要求),可以附上物料规格书编号或图纸编号。
作为命名规范,必须只需要统一物料分类的名称定义规则即可。
向楼主所说3000个物料种类,根据企业要求,本身就可以合并分类,比方说 五金类、建材类,等等。
举个例子:
物料1:螺丝 规格:型号、尺寸、重量、材质、硬度...
物料2:圆珠笔 规格:颜色、笔芯粗细、型号...
可以合并分类:假设定义为:辅料 ,分类ID为 10001
名称规范,可定义为:物料类别_型号_图号
那么:物料1 螺丝:ID= 10001 00001 , 名称=螺丝_3#_30027 (物料类别_型号_图号)
物料2 圆珠笔:ID=10001 00002 ,名称=圆珠笔_7#_70021 (物料类别_型号_图号)
-----------------------------------------
对于具体用户希望查看具体的规格信息,到对应的规格书或是图纸里头去查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