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個人感覺,ERP其實是公司流程的一種描述(當然不只)。
簡單點說,ERP和多年前的手工帳本差不多,就是將公司發生的一切事情,按一定規則,建在系統中。
之後,按一定算法,生成一些報表,供查問題或是管理人員使用。
好像當年的財務軟件就是這樣的。
複雜點說,ERP設定了一種流程的規範(也可按公司情況定制),操作人員按規範去操作,輸入數據。
系統按輸入的數據進行運算,生成結果。(就是傳說中的,程序=數據+算法)
像MRP,之前只是一種想法,只有用計算機,才能實際操作,如果用人工算,基本上不可能。
不只是ERP,還有什麼CRM、WMS、MES……(這些不知算不算ERP中的)都是一個方法:將公司的各種流程
都用計算機輸入進去,然後按一定規則生成相應的報表,供查問題或是決策使用。
輸入的內容越多、越細,所產生的結果就越有用,但花費也越高!
最早,是MRP,只是管理生產;後來,發現,大家都用MRP後,效果差不多,如果想超過別人,就要管理的更多,就
出現了ERP;再往後,發現,大家都用ERP了,效果也差不多了,如果想超過別人,就要管理的更多,就有CRM了
,WMS了,MES了……再往後,大家也都用了,還有什麼改進的呢??!!就出現了BPR,雖然大家使用的軟件都
差不多,我的流程比你優化,成本就比你低!再往後,就不知道了。
當然,上面的,一部分是實際,一部分是管理學家的說法。
國內上ERP為什麼問題多多,個人感覺,主要是流程規範問題!
小企業,流程不規範(這時候,流程不規範有一定好處,能節省成本);企業大了,流程就要規範(不規範,就死的很快
)。
而國內企業,從老闆開始,就不喜歡太規範(太規範了限制很多,很麻煩),而不規範,必定導致數據混亂,ERP沒用
。
結果就是:不上ERP等死(別人上了,成本比你低),上ERP找死(ERP數據混亂,沒用,反到消耗人力物力材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