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wallacehua 于 2009-6-9 17:09 发表 ![]()
个人认为供应链应该是一种运营思想,而不是一种行为定义。
供应链目的在于解决中心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减少过程中的信息、物流、资金消耗,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满足客户需求。
目前的企业都是以部门职能为中心运作,职能中心根据战略层面的KPI指标分解,年底以KPI完成率分发奖金。客户需求信息从与市场接触的部门经过表单、ERP系统的层层传递分解到各职能中心完成,就容易造成各职能中心以指标为目的完成工作而忽视了客户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层层审批造成企业对市场反应迟缓。
比如制造企业的采购,为节省成本采购会以采购成本降低作为KPI而盲目替换材料,却没有去考虑产品材料替换后对市场的影响;研发部门研发的产品没有考虑采购与生产工艺问题而造成新产品研发投产后质量问题频发。
供应链强调的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横向的思路去看待企业运营,所以不管企业是大是小,只要能够整合了上下游伙伴的流程资源,应该都算是供应链管理了。
你说的是以制造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强调以客户为导向去整合企业自有资源或协作工厂的资源,属于制造领域内的供应链管理,华为公司在02年左右就在公司内部成立了这个部门,来协调企业内资源 。如果企业成品出厂交代理商然后收到款就OK了,那这样能管好也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很多企业成品出厂后要交最终用户手里还有很长一段,我们称这段为流通领域内的供应链:(成品出厂后+ 原料进厂前 )。
我个人认为理想状态是,以制造企业为链主,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畅通的前提下,联合原料供应商、运输商(或者说是VMI供应商),成品代理销售商或出口商,报关行、运输公司、甚至码头,港口海关等(直到最终用户) 这一链条中所有环节,以链主的姿态去整合资源 ,达到满足客户需要的最终目的。
而我前面所提到那些物流、运输公司,只拥有这一链条上一段或部分资源 ,就叫嚣说是供应链提供商。完全不负责任。这是本贴的主旨,意在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 本帖最后由 flying02 于 2009-11-26 17:2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