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pd1982626

方丈大哥及各位高手,请教CO标准成本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很急!!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40
在线时间
日期:2006-06-21 04:01:01复活蛋
日期:2013-07-15 11:59:03凯迪拉克
日期:2013-08-22 10:29:30保时捷
日期:2013-09-09 09:56:58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3-09-16 09:27:59阿斯顿马丁
日期:2013-09-18 22:50:23一汽
日期:2013-11-21 08:35:28优秀写手
日期:2013-12-18 09:29:11版主6段
日期:2014-02-18 02:21:032014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4-02-18 16:42:02
21#
发表于 2010-3-24 0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8001xx 于 2010-3-22 13:56 发表
哦,那是不是说,如果不上ML的企业,将所有物料都用移动平均价进行核算的话,成本会相对来说接近于实际呢?

还有我不太搞明白,如果一个不上COPA 和ML的企业,如果用标准价核算的话,对于月结时,这些差异会在实际成本计算时考虑进去么?它的走向到哪去了呢?

我们企业只对最终产品下订单,中间的半成品是没有订单的,不知道这些差异怎么处理呢?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用什么计价方式好呢?


合并一下你的问题:
1、如果所有物料都采用移动平均价的话,对于外购的原材料倒问题不大。但对于自产的产品就会有如下困扰:
   工和费的确认我们都知道是月末才能完成的,那么你月中完工的自产品对于这部分的差异是得不到的,你所谓接近实际只不过能把数量差异计算进去。
   
2、如果没有COPA和ML,差异部分只需要在PL报表和BS报表里处理一下就可以了。

3、如果你按照最终产品下订单,那么你中间的半成品是否入库呢,是否有库存呢?如果没有差异就只在最终产品上反应。如果有,那么另当别论

4、原材料的计价方式,标准和移动都可以,各有各的优缺点。但对于产成品的话,采用标准的吧,但如果是make to order的话,也可以用MAP.

以上

[ 本帖最后由 zhao_417 于 2010-3-24 09:16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9-02-03 01:01:03
22#
发表于 2010-3-25 16: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ao_417 于 2010-3-24 09:09 发表


合并一下你的问题:
1、如果所有物料都采用移动平均价的话,对于外购的原材料倒问题不大。但对于自产的产品就会有如下困扰:
   工和费的确认我们都知道是月末才能完成的,那么你月中完工的自产品对于这部分的差异是得不到的,你所谓接近实际只不过能把数量差异计算进去。
   
2、如果没有COPA和ML,差异部分只需要在PL报表和BS报表里处理一下就可以了。

3、如果你按照最终产品下订单,那么你中间的半成品是否入库呢,是否有库存呢?如果没有差异就只在最终产品上反应。如果有,那么另当别论

4、原材料的计价方式,标准和移动都可以,各有各的优缺点。但对于产成品的话,采用标准的吧,但如果是make to order的话,也可以用MAP.

以上



恩,好的,谢谢呀,目前我们可能会采用原材料用移动,而半成品和产品用标准价来核算,这样对于没用ML的企业来说会切合实际一些,问题是,采用这种策略的话,

1.CO每个月还需要估算产品成本么?估算后对于半成品和产品的新价格还需要发布更新么?
2.对于没有ML的企业来说,同时又采用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定价策略,如果我想知道某一个产品当月的实际成本,是不是要把该产品当月所下的所有已经结算后的订单通过报表开发取数来展现呢?系统有没有标准的功能可以看到的呢?因为对于上ML的企业来说,展现某一个产品的实际成本是很容易看得到的。
3.还有就是关于“材料成本差异”这个科目,因为移动平均价也会产生该“差异”当然了,手工处理“差异”的方式也会和“标准价”处理差异的方式一样,那这个科目从FI主数据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不应当设置为“自动记帐”的科目呢?同时“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这几个科目都需要手工做凭证去调整的话,怎么来做呢,我想知道下具体的分录怎么做,呵呵,因为我对财务不是很懂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
发表于 2014-4-3 11:50 | 只看该作者
sunhaonan 发表于 2009-2-20 13:39
所以,当我看到成本中心报告的时候,还是下了一跳。

不过还好,就像我说的,幸好差异在P/L表里,一借一贷 ...

没搞明白为什么P/L表内没有影响,一借一贷是指哪两个科目?我理解的是差异没有转出去,不管这个差异科目是什么性质的,它都会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很存货科目金额偏少,从而影响了资产负债表。
虽然这个贴子的年代比较久了,希望还是没被您遗忘,能够得到您的回答。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