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fals 于 2010-3-11 22:33 发表 ![]()
区域卫生信息化啊,全国目前都还处于忽悠阶段
就是忽悠阶段
真正在让区域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发挥作用,包括双向转诊落到实处,检查化验结果互认,都不是技术问题,核心是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仅就技术储备来讲,真要想让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达到设计的目标,至少还需要解决以下的技术问题:
1 数据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流动时的身份认证问题,包括防止非授权篡改、不可抵赖、阅读后不可否认等问题。想一想,如果A医疗机构要使用B医疗机构的检查信息来做治疗方案,一定要保证A机构查到的B机构数据没有被篡改、没有丢失。
2 医疗自有的非标准数据转换为区域标准或卫生部颁发的标准数据时不发生信息丢失、扭曲的情况,在必要时必须能够获得原始信息,否则极有可能发生医疗差错,而且责任不清
3 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对同一病人同一病情的认识肯定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疗方案上肯定也会存在差异,因此联网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必须具备正确解释同病异治的问题,否则医疗纠纷不断,最终会断送掉区域卫生信息交换的生存基础
任重而道远!!!
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的良方!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不喜欢讨论这些忽悠的事情,更愿意踏踏实实的坐下来,认真的研究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至少能让这些技术故障一点一点的突破,能够往前走一步就是一步。
BTW:彻底远离商务,保持身心健康!
fals 说的这几点非常的好。
09年12月我们在和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做双向转诊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要做到真正意义的双向转诊,部分业务要做到协同处理,排除业务逻辑、数据统一等问题不说,首先第一点双方的程序都需要做调整。但大坪医院的系统是展华给实施的现在不提供服务了,医院没有源代码自己改不了。这很让人郁闷。
2、fals所说的防数据篡改,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要而且难以解决。目前暂时采用的是大坪提供的数据除了可以交换的“0”“1”外还额外转换成jpg格式的图片。 |
|